第二十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嘉宾洞察

第二十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

在全球化崛起与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翻译领域,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正在引发深刻的转型和升级。为了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技术变革对翻译教育的深远影响,迎接生成性人工智能技术给翻译实践和国际传播带来的多重挑战和重大机遇,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中国翻译协会科技翻译委员会将于2023年11月25举办“第二十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 往期嘉宾介绍杨浩 | 第二十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嘉宾介绍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介绍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发言嘉宾:丁丽 

观点一览     
 

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丁丽作为嘉宾参与本次研讨会,她具有多年的人工智能机器翻译行业经验及高校外国语学院导师经验,对行业发展现状、痛点和趋势有深刻理解,致力于打造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翻译技术的研究发展平台。

丁丽对于机器翻译的总体发展趋势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机器翻译将会朝着实用化,多模态,多语言,移动端,垂直领域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相结合的模式迅速发展,译后编辑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内取代翻译记忆技术成为翻译行业的首要生产环境。它既充分发挥机器翻译的速度(效率),也充分发挥人工翻译的精度(质量)。这样实现译文质量和翻译效率之间的平衡,发挥人机交互的优势。从前沿研究来看,目前机器翻译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语言学的可解释性、语料库隐含知识和外部知识以及机器学习方法。

同时,她也非常关注翻译人才培养。她表示,翻译技术的发展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一些挑战,包括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对翻译人才的吸引力提出新挑战,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新挑战,机器翻译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对MTI从业提出新的挑战,对教师角色转变提出新要求,对学校治理模式提出新考验。

所以,她认为大多数高校应专门设立与机器翻译有关的课程。机器翻译技术要求教师和学生不仅会应用、懂翻译、掌握软件技巧,还要懂算法、会测试、能清洗语料,甚至会训练翻译引擎。对于影视机器翻译方面,还要增加对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算法优化技术的学习。这就更加亟需产学研联动,校企之间进一步合作,共同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翻译技术生态圈。

嘉宾简介    
丁丽,深圳云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北京大学MBA、深圳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多语种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行业导师、暨南大学翻译专业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广东省本科高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指导委员会委员行业专家。在翻译行业深耕20余年,资深翻译专家。 
【语言服务行业】分享群

群内会定期推送语言服务行业最新动态、活动预告、竞赛通知?等内容~

 

欢迎你的加入?!

 
-END-
 
编辑:雨珊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