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阿曼
西京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副教授,宝鸡文理学院外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4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讲课程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现任西京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教师,英语专业负责人,基础教研室主任。发表论文1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篇,出版教材4部、译著1部;主持教育部产学研项目1项,参与省级、市级科研项目8项;指导学生获省级大创项目1项;主持建设MOOC《英语视听说》,2021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学堂在线;主持校级精品课1项,主持校级“一师一优课”建设1门,结题获评“优秀”;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22年获中西部地区高等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微课作品获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陕西省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022年获评校级“师德标兵”,2013、2016、2020年三次获评校级优秀教师,2010年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指导学生获外语类竞赛省级以上奖9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6项。

齐老师您好,我是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公众平台的专访记者李丹,很荣幸能邀请到您做此次访谈。我了解到您今年先后参加了多个翻译技术相关的研修班,如2023暑期翻译技术实战研修班、AIGC时代的语料库建设与应用专题课等,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主动了解与学习翻译技术、语料库相关的内容呢?学习这些内容对于您个人的教学与科研方面有哪些帮助呢? 您能分享下您的相关研修体验吗?
作为全国少数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我校已计划为英语专业申请开设翻译方向的硕士点。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推动了翻译技术的进步。对于语言服务行业而言,翻译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能够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而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主动积极地拥抱技术,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当中是大势所趋。通过系统学习语料库知识等翻译技术相关内容,能够大幅提升教学、科研效率。鉴于此,我开始了自己的翻译技术学习之旅。虽然时间尚短,但已经从中获益良多。现在ChatGPT的出现使得搜集资料更加快捷,高校教师可以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资料进行分类建库,进而实现高效文件搜索和下载。
在语料库建设方面,语料采集后通常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整理加工。此前我们只能人工逐行逐句地处理,既耗体力又耗时间。但现在借助库酷等语料处理工具,这个难题便迎刃而解。除此之外,ChatGPT与Python的联动确实可以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发挥作用,比如,生成学生成绩的柱形图。


在与您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您已经开始借助ChatGPT与Python联动,在教学过程中辅助自己整理与分析学生的成绩,您能具体谈一谈这一块吗?我们知道学习与应用Python对于文科老师来说应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您学习与应用Python的过程中,ChatGPT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初接触Python,对其认识尚浅,还不能够自己去编写Python代码解决教学、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虽如此,但借助ChatGPT生成Python代码,同样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利用ChatGPT生成的Python代码制作图表来比较分析两门课程的不同项目成绩。起初生成的图表缺乏具体数据,不够直观。经过与ChatGPT的多轮互动后,最终得以添加具体数值并调整位置避免遮挡,视觉上更加美观。整体看来,ChatGPT能够快速响应指令,并生成令人满意的新代码。若能使Python和ChatGPT两者高效协作,就可以省去一些繁琐的工作流程。
作为英语教师,学习Python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至少在理解代码的涵义方面更加容易。难就难在如何编写代码,这需要掌握一定的Python语法知识。而往往掌握Python语法知识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何以最高效率解决当下的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那么,ChatGPT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提升工作效率的加速器,ChatGPT可以帮助初学者生成Python代码直接套用。不仅如此,在Python程序运行报错后,ChatGPT还可以有效帮助初学者debug,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看出您对翻译技术的学习充满了热情,请问您认为翻译技术对翻译教学和翻译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针对本科生教学,我们了解到您提出从本科英语专业开始使用翻译技术的设想。请问如果在本科阶段引入翻译技术教学,应该设置哪些课程?
西京学院英语专业于2022年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的翻译方向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基础的英汉、汉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课程外,我们的专业基础课模块开设了“翻译技术”,专业方向课开设了“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 ”、“应用文体翻译”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开设“翻译数据与编程基础”、“科技翻译”“专利翻译”、“商务翻译”等与技术紧密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集中实践环节专门开设了“翻译工作坊”,学生在新建的翻译实验室,借助迪佳悟等翻译工具开展翻译实训,切实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这些课程的开设契合国家新文科建设理念,实现了“英语+技术”的交叉与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英语专业学生仅靠“英语”能力就业的局限性,更好服务于西京学院“理工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也拓宽了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发展性需求。


ChatGPT等内容生成式技术的出现对当前翻译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您认为新技术给学生带来了哪些帮助?高校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新技术?
当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都非常强,也非常愿意体验和接受新事情对自己的学习带来的变革。新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和学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学习翻译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竞争力。但是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ChatGPT的局限性,如ChatGPT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是百分之百准确的,学生是需要具备甄别真伪信息的能力的。此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工具只能辅助我们解决问题,并不能代替人的劳动。当然,我们还要特别关注运用工具开展研究的伦理问题。

– END –
专访记者:李丹
推送编辑:李帅
审核:Ethan_LSJ 周琳 段明贵 李丹 付娟 梁鑫茹
项目统筹: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