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学生及作弊行为意味着什么?

分享

其他推荐

斯坦福教育学者维克多·李(Victor Lee)与丹尼斯·波普(Denise Pope)探讨了关于学生作弊原因和频率的持续研究。

ChatGPT及其他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的推出,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拉响警报,他们担心学生利用这项技术通过抄袭其生成内容来作弊。但斯坦福两位研究人员基于他们对美国高中生在ChatGPT发布前后作弊情况的持续研究认为,这种担忧是有误导性的。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资深讲师Denise Pope表示:“人工智能使得学生作弊变得更容易、更有可能,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数据中尚未看到这一点得到证实。我们从研究中了解到,学生作弊的原意通常和技术无关。

波普是“挑战成功(Challenge Success)”的联合创始人,该组织隶属于GSE,是一家致力于学校改革的非营利机构,其研究领域为学生体验,包括幸福感、归属感、学术诚信以及学习参与度。她是《做学校:我们如何培养了一群压力重重、沉迷物质、教育不当学生》一书的作者。以及《超负荷与未准备:塑造更强学校与更健康、成功的学生策略》一书的合著人。

维克多·李是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一名副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为K-12数据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素养。他是斯坦福加速器学习项目中人工智能+教育倡议的负责人,也是CRAFT(人工智能教学的课堂准备资源)项目主任,该项目提供免费资源,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提高人工智能素养。

李与波普探讨了美国学校中的作弊现象,研究发现学生作弊原因,并为教育工作者应对这一问题的提供建议。

我们对学生的作弊行为了解多少?

波普: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学生作弊率一直很高。在挑战成功,我们已经在学校进行了超过十五年的调查和焦点小组讨论,询问学生关于他们生活不同方面的信息——睡眠量、作业压力、课外活动、家庭期望等等——同时也针对各种形式的作弊提出了几个问题。

多年来,早在ChatGPT崭露头角之前,就有约60%至70%的学生报告在前一个月内至少参与过一次“作弊”行为。在我们2023年的调查中,我们把关于新人工智能技术,如ChatGPT,以及学生如何将其用于学校作业的具体问题纳入问卷时,该比例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

他们是不是对作弊一事说谎了?

波普:由于这些调查是匿名的,学生们出人意料地坦诚——尤其是当他们知道我们进行这些调查是为了帮助改善他们的学校体验时。我们经常通过焦点小组来跟进我们的调查,学生们告诉我们那些数字似乎很准确。若非如此,他们对这些行为的频率报告得过于保守。

李:调查问卷也精心编写,以免直接询问“你是否作弊?”它们询问的是具体行为,这些行为被归类为作弊,比如过去一个月内他们是否为了完成作业而逐字复制材料,或者在考试中明知故犯地查看他人的答案。借助人工智能,最令人担忧的是聊天机器人将为学生撰写论文。然而,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有所增加。

因此,人工智能并非改变了学生作弊的频率——只是他们所使用的工具?

李:此刻最明智的说法可能是,数据表明,或许令许多人惊讶的是,人工智能并未增加作弊的频率。随着学生对这项技术的日益熟悉,这一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将继续研究并观察这是否会以及如何改变。

然而,我认为需要指出的是,在最近的一次挑战成功调查中,学生们也被问及是否以及如何允许ChatGPT这样的AI聊天机器人用于与学校任务相关的活动。众皆认为,它用于“入门”目的时,例如解释一个新概念或为论文生成想法,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绝大多数人认为,使用聊天机器人撰写整篇论文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那些从未作弊的学生突然开始肆意妄为,让人工智能撰写他们的论文的想法似乎是站不住脚的。

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许多学生首先就存在作弊行为。那难道不是问题吗?

波普:学生作弊的原因众多。他们或许正在与材料作斗争,无法获得所需的帮助。或许他们作业太多,时间不够用。或许,任务感觉像是无意义的琐事。许多学生告诉我们,他们被实现目标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知道抄袭是不对的,但他们不想因为带回一个低分而让家人失望。

我们从研究中了解到,作弊通常是一个更深层次、系统性问题的症状。当学生感到被尊重和珍视时,他们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学习并秉持正直。当他们在学校中感受到归属感和连接时,并且在课堂上找到目标和意义时,他们不太可能作弊。旨在帮助学生感到更加投入和被重视的策略,很可能比对人工智能采取强硬立场更为有效,尤其是考虑到我们已知人工智能将长期存在,并且实际上可以成为促进学习深度参与的伟大工具。

对于担忧学生使用AI聊天机器人的学校老师,您有何建议?

波普:即便在ChatGPT出现之前,我们也不能确定孩子们是否在作业上得到了家长、导师或其他来源的帮助,而这并不被视为作弊。在我们的焦点小组中,孩子们正在疑惑为什么他们不能将ChatGPT作为另一种资源来帮助他们撰写论文——不是逐字逐句地完成整个作品,而是获得家长或导师会提供的那种帮助。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找到讨论使用这项技术的伦理问题以及何时适合、何时不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

李:对于学生使用这项技术,存在着诸多的担忧。学校已考虑将大量资金投入人工智能检测软件,研究表明此类软件的可靠性可能极高。一些地区曾试图禁止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使用学校Wi-Fi和设备,但随后发现这些禁令无效而撤销。

人工智能不会离去。除了要解决学生作弊的深层原因,我们还需要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这项技术。在斯坦福大学,我们已经开始开发免费资源,以帮助教师将这些主题带入课堂,与不同的学科领域相关联。我们深知教师们没有时间介绍全新的课程,但我们一直在与教师合作,确保这些活动和课程能够适应他们现有时间所涵盖的内容。

我认为人工智能素养类似于驾驶课程:我们拥有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成为巨大的财富,但也可能带来危险。我们希望学生学会负责任地使用它。

机器翻译,轻度译后编辑,仅供参考。

编辑:张欣

原文链接

Was it helpful ?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