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云翻译平台的对比研究——以YiCAT和Mesource为例
肖志清 陈嘉慜
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工具自诞生以来不断迭代升级。现如今,在单机版CAT软件已然十分成熟的基础上,一些翻译技术公司将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应用于语言服务行业,将其与翻译技术结合,构建起了以软件即服务(SaaS)为应用模式的云翻译平台。以云计算为基础架构的云翻译平台将会引领时代的潮流(王华树, 2015: 133)。Memsource作为其他国家的云翻译平台代表,面世之后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被美国著名语言行业调查机构卡门森斯公司(Common Sense Advisory, CSA)评为“最可行的翻译管理系统”;而上海一者旗下的YiCAT作为中国云翻译平台代表,被CSA评为能与全球TMS平台同台竞技的“未来竞争者”(Sargent & DePalma & Toon, 2019: 4-5)。中外云翻译平台谁能赢得更多译者的青睐?各类型译者该如何进行选择?云翻译平台开发者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和推广云翻译技术?本文将模拟一个译后编辑项目,对比中外两大云翻译平台YiCAT和Memsource在界面设计、译前处理、质量保证、机器翻译和特色功能中的异同,并提出有关本地化发展战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面的建议,以期回答上述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对比研究综述
(三)研究简评
中国学者对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进行的对比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以下几点不足:(1)部分研究没有结合具体的翻译项目论述,存在“纸上谈兵”的问题;(2)基础性的功能对比居多,大部分研究对比的是CAT工具的一些基础操作,而对术语干预、译后编辑分析等更高阶、更实用的AI功能对比研究不足;(3)不少学者热衷于对比研究单机版CAT软件,对当今日益流行的云翻译平台(例如Memsource和YiCAT)关注度不够。在中外云翻译平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当下,其功能特色、本地化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更值得学界关注。
YiCAT是由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云翻译平台,2018年正式发布,旨在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翻译与本地化解决方案。自上线以来,YiCAT在多语言大数据检索分析和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等领域持续创新,获得多方认可,2020年入选翻译与本地化行业权威的全球市场研究和国际咨询公司Nimdzi Insights LLC TMS名单。Memsource是由总部位于捷克的Memsource公司开发的云翻译平台,2012年正式面向大众开放。发展至今,Memsource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协助全球企业和语言服务行业实现了大规模多语言内容的自动本地化,顺应了语言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

(二)译前处理

(三)质量保证

(四)机器翻译



图6 Memsource译后编辑分析报告
(一)云翻译平台的中国本地化建议
(二)云翻译平台的总体发展趋势展望
(4)安全化,即云翻译平台用户的隐私和语料数据被窃取和泄露的风险会更低。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发的数据需求和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给云翻译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王华树、王鑫, 2021: 13),且各平台对上传至云端的数据的保护级别也不高。未来,各大云翻译平台会利用私有云、数据加密技术等手段保证用户数据不被非法窃取和泄露,以此提高用户信任度。
总的来说,中国的YiCAT易用性强,且辅助工具和机翻引擎集成量大,是译者CAT工具入门的最佳选择之一;而捷克的Memsource功能强大,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翻译及本地化需求,是进阶用户青睐的平台。各类译员在选择前必须深入了解它们的功能特色,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和所从事翻译领域的平台,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相应地,中外各大云翻译平台也需跟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步伐,不断完善本地化应用,提高智能化程度,注重数据安全性,以此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译者提供更加整合化、智能化、专业化和安全化的云翻译平台。
特别说明:本文发表于《译苑新谭》2022年第2期,第100-110页,推文分享已获作者授权,限于篇幅,此处省略参考文献,引用请以期刊版为准。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 END –
导图作者及编辑:祝蕙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