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籍推介 3

中文译名:翻译修改与译后编辑:行业实践和认知过程
编者:Maarit Koponen, Brian Mossop, Isabelle S. Robert and Giovanna Scocchera
ISBN:9781138549715
出版社:Routledge
网址:https://www.routledge.com/Translation-Revision-and-Post-editing-Industry-Practices-and-Cognitive/Koponen-Mossop-Robert-Scocchera/p/book/9781138549715s://langscipress.org/catalog/book/319
Post-editing Human Translations and Revising Machine Translations:
Impact 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
#
(3)当参与者认为自己在进行译后编辑时,与认为自己在进行修改时相比,哪种情形译文修改的效果最佳,即达到翻译质量与翻译效率的平衡?
#
源语:英语
目的语:荷兰语
类别 |
文本1 | 文本2 |
源文本 | 603 | 595 |
人工译文 | 609 | 634 |
机器译文 | 641 | 625 |
2:对准确性和可读性产生一定影响,如省略副词;
1:不影响准确性和可读性,但存在小错误,如拼写错误;
0:说明或遗漏非必要信息。

(点击放大图片查看)

#
Translation Error Rate(TER):用于计算编辑修改内容在译文中所占的比例;
Baseline TER: 仅计算对应严重指数为1-3的修改内容在译文中的比例;
Actual TER:用于计算实际编辑修改的内容在译文中的比例。
Intervention optimality:干预优化,由修改质量(Revision quality)和编辑效率(Edit-efficiency)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用于评估修改译文的最佳工作状态。理想状态下,译者应尽量减少修改次数,同时纠正更多的翻译错误。干预优化的计算公式如下:

#
(2)就修改质量来说,对人工译文而言,译后编辑的质量高于修改,而对于机器翻译而言,修改的质量高于译后编辑,这主要与更改次数有关。
(3)就干预的最佳效果而言,译后编辑对人工译文显示出更大优势,而对机器译文来说,修改的优势更大。换言之,“当错误理解文本来源时,参与者的表现会更好”。
关于Translation Revision and Post-editing: Industry Practices and Cognitive Processes一书的介绍就暂告一段落了,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章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也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在后台留言,一起交流阅读的体验与感受。
特别说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不妥欢迎后台联系小编。
– END –
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机器翻译译后编辑专题组致力于普及机器翻译译后编辑(MTPE)相关知识,追踪国内外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教学与研究动态!
推文编辑:朱云涛 王晨谕
指导/审核:王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