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 “机器非译者”——欧洲文学译者抵制人工智能

各位朋友们好哇~热点追踪更新一则!速速来看!

(图片来自slator官网)

2023年11月15日,欧洲文学翻译协会联盟(法语缩写:CEATL)发表了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声明”,表达了其成员组织关于在出版业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共同观点和要求。该翻译联盟包括欧洲各地的34个翻译者协会

1993年诞生以来,CEATL一直致力于集中宣传工作,造福欧洲26个国家的约10,000名文学自由译员。该联盟以“改善翻译人员的地位和工作条件”为使命,围绕这一使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进行游说以及公开表态(例如这份“人工智能声明”),使成员能就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发出一致的声音。

CEATL人工智能公报解决了与创作以及知识产权相关的多个争议点,也是集合了作家、翻译家和表演者的各欧洲组织在整个2023年就此主题发表的众多联合声明之一。

其中一份声明由CEATL于2023年9月26日与欧洲出版商理事会(EWC)AISBL联合会(此联合会由来自31个不同国家的49个出版商与译者组织构成)旗下的12个组织共同签署,声明 “迫切呼吁采取以人为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方法,此方法需建立在知情同意、透明、薪酬公平以及合同惯例的基础上。”

CEATL在11月15日关于人工智能的表态中提出了几项要求,并提前声明“文学翻译以ART形式存在:授权(Authorisation)、报酬(Remuneration)、透明(Transparency)”,并要求“若将任何受版权保护的材料用于商业用途转让,例如人工智能培训,都应作为选择条款与作者协商。”

其他要求还包括落实对人工智能公司的透明度要求,以及禁止将公共资金分配给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版业。

01

欧洲人工智能法案

从2021年4月开始,欧洲多家组织和咨询机构便开始起草文件,包括讨论摘要(“意见”)、报告和《欧洲人工智能法案》草案提案。

虽然能在线查看的主要立法提案可以追溯到2021年,但对法律条款的谈判与挑战一直持续到CEATL发表声明的前一天:11月14日,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一些欧盟成员国拒绝了某些法规提议,担心它们会使欧洲企业处于竞争劣势,此举实际上搁置了谈判。

由于人工智能法案谈判暂停而引发了一份声明,这是一封“紧急关注函”,CEATL是该声明的13家签署方之一。这封由欧洲出版商理事会发布的信函要求官员们重新考虑“反对国家的立场,并重回已于10月份达成的共识”,其中提到了10月24日在欧盟技术会议期间就基础模型达成的一致意见(会议期间,该模型被定义为“能够胜任各种独特任务的人工智能模型” )。

02

译者(translator),而不是“类译者”(translatoid)

在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声明中,CEATL表达了其对机器翻译的看法,称“机器不是译者,而是‘类译者’。它们不会翻译,只会产出文本材料。”

该声明进一步捍卫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文学译者所翻译的材料深深融入其文化、社会以及历史背景,而其读者也融入自身特定的语境中。翻译需要理解这些背景知识,还需要创意写作技巧。如果没有大量的人力,任何机器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这些啦!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下期再见~

END

特别说明:本文内容选自Slator官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 END –


摘译编辑:李春郁

推文编辑:李昔林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