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大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检索主题为“Chinese medicine”和“covid19”的文献,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排除重复文献后设置语种为英语,中国作者(第一作者名字为拼音)共发表文献1007篇,选其摘要文本(共包含238 946英文字数)作为研究文本。另外在Web of Science中, 检索主题词为“covid19”,设定作者为英美作者(来自Harvard University/London University),选出前2000篇热点核心论文(共包含741 486英文字数)的摘要,作为参照文本。

3.2 中医抗新冠疫情SCI论文摘要高频术语的英译特征

在翻译中药方名时,亦是首先音译方名,然后用意译来描述中医术语“方”的内涵,如化湿败毒方译作Huashi Baidu Formula/Recipe等。在中医英译实践中采用音译+意译来翻译中成药名与中药方名,有利于推进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比照西医、求同存异”,牛喘月教授提出了这一中医翻译原则。参考西医医药体系,药物包括:(1)通用名称“generic name”,为药物的化学名称;(2)商品名称“brand name”,为厂商的注册商标名称。目前我国对西药通用名称的翻译广泛使用音译,如阿司匹林(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阿奇霉素(azythromycin)等。音译药物的通用名称能快速实现药品名称的规范统一,杜绝出现同一种药物多种译名的混乱现象。因此将连花清瘟这个通用名称进行音译,具有较好的“回译性”, 便于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交流;将中医特有的中药剂型进行意译,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推广与传播。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