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翻译创始人、资深译员卢安然老师
谈人工智能与翻译
卢安然老师简介
北京小熊翻译有限公司创始人,资深译员,经手翻译项目约2000万字。
视频号:神译姐姐
公众号:神译姐姐的翻译乐园
美篇号:302614839
卢老师:
5.据您了解,翻译公司是否已经在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如果没有,未来是否会使用?
是的,据我了解很多自由译员和翻译公司都已经在研究使用这类人工智能产品,当然还没有开始大规模使用的也很多。但未来肯定都会用的。
虽然现在很多关于AI使用伦理规则类的讨论,但不管ChatGPT是否一时被禁用与否,现由其衍生出来的智能产品已经铺天盖地,它们势不可挡将成为一种基础设施。科技进步是好事,人类是主人,AI是助手,我们无需阻碍其发展,只需稳稳控制方向和节奏。
6.目前,关于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的探索还在继续,语言服务行业的从业者和高校翻译教师都非常关注,同学们在探索ChatGPT的同时,总是依赖于机器,认为机器这么厉害,比我翻译的要好得多,而忽视了翻译基本功的训练?这一点您怎么看?
我只能说未来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好学”还不一定能干好,“不学”就更没我们什么事了。我们现在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否则我们怎么跟人工智能玩?
比如现在有几个不同机翻版本,如果你都甄别不出哪个版本更准确更好,也觉察不出其中的细微差别,人机交互时代,你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没有一定水平的基本功,连鉴别力都不会有,更别提引导力了。退一步说,即使词汇量和翻译能力不及机器,但阅读理解力,阅读速度和语感还是要有的,要不连和机器合作的机会都没有呀。而机器工作更多需要人的甄别和引导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当然要有功底,还要精益求精,否则就只能对着机器说:“我没有文化,你可不要骗我哦。”当然我们除了加强语言文化和翻译能力基本功之外,也要加强阅读量。既要涉猎历史经典文学,也要多看看外刊时报类和国外的网站视频,多接触下真正在用的英文,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特别说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不妥欢迎后台联系小编。
– END –
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数字人文专题组由两大模块组成(数字人文模块、专家访谈模块)。数字人文模块致力于通过原创和转载为广大语言类专业师生、翻译学习者提供国内外数字人文视域下翻译研究领域前沿动态、经典文献回顾、数字人文资讯转载及学术会议追踪;专访模块旨在通过采访数字人文及翻译技术领域专家,为广大读者传递大咖的启迪之声。欢迎大家积极留言,为本组建言献策!
专访记者:符乃文
推送编辑:濮雪姣
审核:朱华 陈杲 张成智 邓卓言 张奕扬 李筱纯 何帅
项目统筹:邓卓言

▶ 技术与工具
▶ 国际语言服务动态
| 翻译公司篇 | “收购狂魔”Keywords Studios
| 行业机构篇 | 加拿大联邦翻译局 Canada’s Translation Bureau
▶ 专访
王巍巍:疫情背景下远程口译的挑战和应对
卢家辉、陈晨:口译员在远程口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行业洞察
▶ 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