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发布了穆雷教授撰写的“翻译服务”词条。现转录如下,以资交流。
翻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从发生条件来看,翻译转换语言符号,阐释意义,来解除人们跨语言、跨文化信息传播与交际活动中的异语理解与表达障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翻译市场迅猛发展,翻译已成为一种全世界热门的服务产业,其服务的范围逐渐扩大,服务的类别也由笔译服务和口译服务,扩大到本地化翻译、多媒体翻译服务、技术写作服务等。
翻译企业提供的服务覆盖航空航天、能源开发、海洋开发等尖端技术领域,电子科技、通信工程、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等时兴领域,工业制造、机械建筑、食品医药、金融证券等传统领域,既有为机构提供技术开发、经贸往来、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翻译服务,也有为个人提供的移民、求学、对外交流方面的翻译服务。根据国际翻译服务流程标准ISO 17100,翻译服务人力资源包括翻译人员(translator/interpreter)、校订者(reviewer)、评审人员(reviser)、校对人员(proofreader)和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翻译技术设计开发及使用维护等各类人员。
翻译服务人员应具备完成具体岗位工作任务相应的能力与资质,具体而言,译者/译员需具备以下能力:①充分理解源语文本。②以合适的风格与措辞表达源语文本内容,满足内容提供方要求。③使用信息工具有效搜索、获取、处理信息。④了解源语与目标语不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观念差异。⑤解决翻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翻译服务提供商需拥有相应的技术资源,包括:①安全保密地处理翻译项目,保存、检索、归档或删除数据与文件的工具。②有效沟通的工具。③丰富的信息渠道与媒体资源。④经整合的翻译工具、翻译管理系统、术语管理系统等。
翻译服务的流程主要包括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主要是销售相关的接单工作,包括从客户询问到翻译项目的前期处理工作,共分为询问及确认可行性、报价、客户与翻译服务机构签订协议、处理项目相关客户信息、项目准备等五个步骤。中期工作主要是指翻译相关工作,包括翻译、检查、校订、评审、校对、排版、终审并提交。后期阶段包括反馈和译稿的保存、归类、语料库的更新维护以及与客户的后续事宜等工作。
翻译服务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行业,许多翻译公司存在优秀译者和审校人员不足、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流程不完整、服务标准不规范、业务种类多不求精、专业化管理缺位和翻译技术运用不足等问题。翻译服务在中国正逐渐走向规范,已推出的国家翻译服务质量标准包括《翻译服务规范第1部分:笔译》《翻译服务规范第2部分:口译》和《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另外,中国翻译协会也制订出《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本地化服务报价规范》《本地化服务供应商选择规范》《笔译服务报价规范》和《口译服务报价规范》等翻译服务的行业规范。
穆雷,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专家会员,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东方翻译》等期刊编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翻译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广州翻译协会会长等。曾在国内权威或核心期刊与国外发表研究论文二百余篇,出版著作、参编各种论文集、辞典、教材等多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三项、教育部、语委和省级科研项目多项。
原文发表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欢迎各位学者阅读、分享。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转载来源:翻译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