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受到全球化、技术进步和不断变化的移民模式等各种影响因素的塑造,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这表明,在我们不断适应持续演变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意义日益重大。
为了满足快速有效沟通的迫切需要,翻译技术的广泛应用已在众多领域中得到普及,尤其是商业领域。采用这种技术的优势非常广泛,比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加快流程等等。
尽管从学术界和业界的角度来看,翻译技术每年都在不断普及,但在不同的背景下,翻译技术的实施和研究却大相径庭。具体而言,在使用翻译技术方面,第三部门(特别是从事人道主义援助的非政府组织)的多语言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忽视。显而易见可以证明上一点的是,一些资源在翻译行业非常流行,而且易于获取、便于共享、十分广泛,而这些资源在这些组织内却没有那么常见,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比如,这些资源包括翻译记忆库、术语库、平行语料库、CAT(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等众所周知的工具。在第三部门,翻译工作主要是以自愿的方式完成的,译员/志愿者必须根据自己承担的翻译任务来创作出独一无二的特别材料。这种情况凸显了该部门在有效利用翻译技术方面与其他部门的巨大差距。
非政府组织目前面临的这一主要问题与他们获得的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资源投资匮乏直接相关,这使得他们难以适应数字化,也难以适应与更快的通信、更好的质量等有关的改进。这种情况是非政府组织的悲哀,因为他们越来越需要加快翻译交付速度,以多种语言提供不同类型的内容,如年度报告。这种情况已开始对这些组织起到关键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将翻译技术整合到其工作流程中的需求最近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因为同样类型的文件每年/每月都需要大量起草。
近来,将这一技术融入这些组织的需求正在引起人们的兴趣,许多不同的作者和大多数作者都在探索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翻译记忆库、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影响。
非政府组织:翻译与挑战
要了解非政府组织在移民背景和紧急情况下的翻译需求,就不能不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非政府组织通常翻译什么?需要翻译的内容总是一样吗?他们为什么要翻译这些内容?需要翻译的内容里是否有常见的文本类型?多亏了里科·佩雷斯(2020 年)和特瑟尔(2017 年,2018 年)等几位作者所做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上述所提问题的常见结论。
目前来看,我们可以说非政府组织的类型各异。我们的研究重点是人道主义援助和第三部门的非政府组织,在我们的研究框架内,这些组织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界定和分析他们写出的文本类型,而这些文本当然是需要翻译的。例如,我们研究分析的非政府组织都有共同的目标受众: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的语言少数群体。因此,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专门文本和非专门文本:内部政策文件、新闻稿、经济报告、紧急行动、网站文章、营销活动材料、庇护申请等。
与上述观点不谋而合,Sánchez 和 Rico(2020 年)也将这些文本分为两类:法律文本和健康文本。综合考虑非政府组织繁多的翻译文本种类,我们可以肯定,这些文本主要是呼唤型和信息型文本,尽管其专业化程度可能因每个具体文本的目标受众而异。
我们可以认为,非政府组织对多语言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而且越来越有必要。他们的国际性、不同的文本类型以及面向的不同受众,都凸显出他们需要简化工作流程,并增强工作的专业化程度。就是此时,翻译技术能在他们的工作流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为他们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巨大帮助——不仅有译文的受益者,还有需要在巨大压力下完成工作的译员本身。
如导言所述,尽管非政府组织有必要在此背景下实施翻译技术,但他们在这方面仍面临 一些挑战。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将这些挑战分为 4 个不同方面:
- 缺乏受过此类翻译培训的专业翻译人员:当出现危机情况、沟通变得不可或缺时,公民需要与任何可以提供帮助的人合作。大多数此类情况下,充当沟通中介的翻译人员是普通公民、志愿者、非政府组织(NGOs)的成员,甚至是帮助最亲近者的家庭或社区成员。该领域的各种研究表明,在社会第三部门翻译领域开展专门培训有助于提高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服务的质量。
- 巨大的文件翻译量:在紧急情况和移民背景下进行翻译,需要翻译的文件和信息量巨大,而且专业各异,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在许多情况下, 这些组织和机构不仅无法利用内部资源,甚至也无法利用外部资源来满足需求。作为一种解决方案,一些作者建议使用翻译技术来应对这一挑战,但如前所述,并非所有译者,特别是并非所有组织和机构都能使用这种技术,这就引出了下一点。
- (技术和经济)资源匮乏: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但仍值得强调。如前所述,许多作者甚至译者本人都报告了这一问题,指出预算的一部分应专门用于翻译和跨文化交流,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没有经济资源,也就没有技术资源。
- 语言政策未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范围:联合国描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包括语言方面,因此也不包括与翻译有关的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项雄心勃勃的跨文化和多语言事业,世界各国都在为之共同努力,因此,它应包括笔译和口译在圆满完成这一全球使命中的核心作用,而且它还将提高全球的认识。
结论
属于第三社会部门的非政府组织(NGOs)是一种全球现象,它作为国际代理人,在跨越国界时打破语言和文化障碍。非政府组织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与日俱增,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甚至需要更多的资源才能在这些情况下继续提供帮助。
不同专家对非政府组织在翻译领域所面临的不同缺陷的介绍,强调了这些组织采用统一、一贯做法的困难。这些缺陷包括:
1) 专业翻译人员缺乏,志愿翻译人员过多;
2) 需要在极短时间内翻译大量信息;
3) 专门用于翻译的经济资源和预算稀缺;
4) 在国际议程(如 2030 年议程)中的可见性降低。
解决这些挑战的一个潜在办法是建议使用翻译技术,这是一个在商业翻译领域得到充分探索和确立的领域。目前,许多商业实体利用翻译技术来降低成本和简化工作流程的实施。虽然非政府组织已将各种翻译软件和辅助工具(如翻译记忆库或术语库)部分纳入其业务活动,但这种实施缺乏统一性。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并没有同样被非政府组织所接受,主要原因是缺乏可获得的信息和资源来广泛使用它们。对这种技术的需求激增表明了该部门的说法,即这些第三社会部门组织可以从这种技术中获益匪浅:翻译人员将看到自己的工作得到简化,受益人将看到自己的需求得到更迅速、更适应性的满足。
(机器翻译,轻度译后编辑,仅供参考。)
编辑:王云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