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杂志封面文章结合目前人工智能(AI)在各专业领域的应用,以及ChatGPT在学习和再创造上表现出的“天赋”,介绍了AI在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报道了中国权威专家对AI的看法,并指出相关争议。专家们表示,AI作用功能的定位是由人决定的,国际社会应该统一认识,立法规范AI的发展。受访的专家包括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讲师葛鉴桥、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研究员刘伟等。
此外,本期杂志还刊登了对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韩慕肯(Ken Hammond)的专访。过去十年里,“一带一路”倡议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韩慕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所追求的愿景是共同繁荣、互利共赢,这是人类社会唯一的出路。
本期杂志推出大型专题《国潮勃发——大国崛起的时代剪影》:动画短片《中国奇谭》凭借其独具特色的中式审美和丰富多彩的动画类型,一经上映便迅速出圈;拥有传统手艺的非遗传承人主动拥抱抖音等社交新舞台,让非遗融入寻常百姓的烟火生活;在广东佛山,从文创家居、歌舞动漫到先锋科技,千年醒狮跨界国潮转变成集表演、比赛、文化于一体的城市IP,掀起全球关注并喜爱醒狮的热潮;国潮为制造业升维品牌价值,催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新国玩,在传统文化的加持下,中国品牌乘风出海。
系列文章从以上方面展现国潮是国风潮、国货潮,也是国力之潮、国运之潮。以科技实力与文化感召为核心的国潮已成为中国代表,向世界传递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实力的全民自信,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有力注解。
《今日中国》(英、法、西文)2023年5期
2023年初以来,中国迎来新一轮外交热潮。在国际上,中国展现了大国外交的自信。巴西、西班牙、新加坡、法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对中国的国事访问表明其加深与中国关系的愿望。
本期杂志通过专家约稿、记者对国际知名人士和具体实践案例的采访,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发展、实践过程,以及在这一理念框架下提出的中国倡议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聚焦“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通过采访中外专家,聚焦倡议提出十年以来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强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开展国际合作,造福全球人民。
本期杂志封面文章推出大型专题报道《民营经济:奋进正当时》,多元化、多维度、故事化地向读者展示民营企业拉动和促进中国经济,积极应对国内外冲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十足、稳中向好的重要支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日趋显著的作用。
《中国与非洲》(英、法文)2023年5期
本期杂志以“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为封面主题,对中国职业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发展、教育模式转变以及中非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探索作了综合性的梳理和报道。封面文章采访了职业教育方面的专家、从业人员以及非洲留学生,对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参加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故事、非洲学生在华学习职业技能等作了综述报道。
非遗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个体故事、家族命运和时代变迁。本期杂志从非遗与文旅、乡村振兴、当代艺术的跨界融合以及非遗人才培养等方面,讲述了中国非遗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融入现代生活。
《流浪地球2》等科幻影片的火爆,引发中国乃至世界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关注。本期杂志推出封面文章《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刊发第三十届银河奖得主王晋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资深会员凌晨等业界人士的文章,并专访《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等,梳理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呈现中国科幻文学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精神内核。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本期杂志封面故事聚焦共同富裕,讲述了共同富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中国正在通过哪些途径积极探索,中国为之奋斗的共同富裕又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等。
此外,本期杂志回顾了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联合其他机构主办的首届“熊猫杯”韩国青年感知中国征文大赛,特别是对大赛同步推出的针对韩国青年的问卷调查情况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韩关系也在面临考验。韩国青年的问卷调查结果,让我们了解到许多韩国青年朋友正深入思考中韩关系面临的问题,积极表达对未来中韩关系向好的期待。
70年前,时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会长郭沫若在为《人民中国》创刊号撰写的发刊词中提出,这本杂志要向日本人民传达中国国家建设事业的真实面貌,帮助读者准确、迅速、全面地了解中国,促进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和维护远东和平。
本期特辑《共同走过七十年——纪念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70周年》,精选出了71幅每年期刊中的一个版面,展示了70年来《人民中国》所见证的时代巨变。
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一些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容为“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当前,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不少挑战,“三座大山”压力显著增加。
本期杂志围绕民营中小企业税费负担过重、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压力大、政商关系不顺、数字化转型困难等问题,剖析如何为民营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纾困,如何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和民营经济长久发展预期。
本期杂志重点报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访华,推动中新、中马两对双边关系迎来新发展。
中新具有良好的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基础,李显龙选择在中共二十大后以及首次两会结束之际访华,充分体现了对中国新一届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两国还共同发布了《中国和新加坡关于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推动两国互利关系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此访是他上任以来首次到访中国。长期以来,中马关系的发展都走在地区国家前列,中马贸易往来密切,是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的好伙伴。安瓦尔访华期间,双方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这必将开启两国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新一代全球话语权竞争与国家利益的拓展和实现息息相关,是建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必要条件和推进基点。
围绕这一话题,本期杂志邀请外交学院教授、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基地首席专家孙吉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教授赵永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学系教授杨雪冬等学界业界专家,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解读。
专家们认为,面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亟须把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回归战略性、故事性叙事逻辑,引导全球传播规范与秩序重构,在深层维度上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需着眼人类发展、面向国际社会,基于中国问题、立足中国实践,从学术理论、对外传播、推进治理、公共外交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力、一体推进,不断提升中国对外话语的说服力、认同度和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