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10月23日 00:23 陕西
速览精华🔍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4 年第 1 期内容丰富,涵盖文化、德语文学、翻译传播、语言学和课程思政等多领域研究。如图像小说《从小李到老李》副文本中的读者意识研究,充分利用副文本拉近作者与读者的文化距离:通过媒体采访、学术访谈等外副文本增进目标读者对作者与译者的信任等,见解独到。研究方法多样严谨,兼具学术价值与深度,部分成果挑战传统观点。且具有现实意义,为当代翻译、文化交流、课程思政提供借鉴与范例。
无论您是专业学者还是爱好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货,本期《外国语言与文化》是深入探究外国语言、翻译和文化的优质读物。
“悖论”的偏见
——也论雷蒙·威廉斯的奥威尔批评
骆守怡
内容提要:雷蒙·威廉斯的奥威尔批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跨越三十年,态度愈发严厉。威廉斯认为奥威尔及其作品是一系列“悖论”的集合——作家既要脱离社会但又受制于社会,既要向无产阶级靠拢却又无法与之建立真正的联系,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让他陷入绝望,这一切与奥威尔的“统治阶级”身份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威廉斯的奥威尔”展开批评,以奥威尔的生平细节与创作文本为依据,揭示威廉斯对奥威尔以“影响的焦虑”为主导的复杂情感,反驳威廉斯的奥威尔“悖论”,剖析威廉斯的阶级决定论视角所折射出的一系列偏见,以澄清对奥威尔其人其作的重大误解。
关键词:雷蒙·威廉斯;乔治·奥威尔;批评;悖论;偏见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DOI: 10.19967/j.cnki.flc.2024.01.001
“穿越幽暗的森林”:
论乔伊斯《阿拉比》中的三种异象
张 萌
内容提要:乔伊斯对但丁的接受是乔伊斯研究的重要议题。短篇小说《阿拉比》在创作形式、文本结构、人物和意象等方面典型体现了《神曲》的影响。如果说在《神曲》中,但丁通过属体的、属灵的、属理智的“三种异象”结构书写自己“皈依的诗学”,那么《阿拉比》中也存在北里士满街的世俗生活、曼根姐姐和阿拉比市场“三种异象”的潜在结构。通过对《神曲》的修正式接受,《阿拉比》记录了乔伊斯对都柏林人的激情、爱欲及本质的深度检视。《阿拉比》是乔伊斯效仿、改写但丁的重要节点,构成了乔伊斯书写都柏林人“道德史”的重要一章。
关键词:詹姆斯·乔伊斯;但丁;《阿拉比》;《神曲》;异象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089
DOI:10.19967/j.cnki.flc.2024.01.002
被误读的文本与历史
——再谈《理查二世》与1601年埃塞克斯事件之关联
王清雨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强加于埃塞克斯事件与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二世》之间的紧密联系限制了学界对《理查二世》文本的解读。本研究梳理历史文献,结合史学界对埃塞克斯事件的研究进展,旨在阐明这种“历史背景”如何凌驾于文本之上,并长期误导戏剧文本的解读。在埃塞克斯案的审讯过程中,官方利用约翰·海沃德的史论《亨利四世的生平与统治(第一部分)》来罗织埃塞克斯密谋反叛的罪名,并以其部下在“叛乱”前夕观赏《理查二世》的行为,来渲染他的政治野心。本文重构与《理查二世》紧密关联的政治文化语境,揭示戏剧如何更深刻地反映并塑造了当时王权观念的演变。
关键词:《理查二世》;埃塞克斯事件;神圣王权;《亨利四世的生平与统治(第一部分)》;英国政府档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缪勒选译《东方圣书》的文明互鉴思想研究”(22CWW006)
DOI: 10.19967/j.cnki.flc.2024.01.003
论则天文字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刘 洋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研究则天文字在日本的传播原因与传播过程等诸多问题,认为则天文字在日本主要是通过官方的传播路径,故应注重文化传播背后的政治因素。除“圀”字以外,现存官方文书资料中对于则天文字的使用都集中在第7次遣唐使(702)至第8次遣唐使(717)之间。之后鲜有官方材料使用则天文字,而奈良、平安时期民间对于则天文字的使用则更为频繁,日本民间对则天文字的使用淡化了其政治意涵,更突出其寓意美好的一面。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DOI: 10.19967/j.cnki.flc.2024.01.004
德国巴洛克戏剧《君士坦丁大帝》中的君主形象及其君权观念
王 珏
内容提要:阿旺西尼是德国巴洛克时期的重要剧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是《君士坦丁大帝》。剧中,阿旺西尼选取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基督教君主——君士坦丁大帝作为塑造对象,将其塑造成基督教君主的典范。在德国文学史中,该剧是巴洛克戏剧的代表作之一,构成了巴洛克戏剧政治话语的重要部分;就政治层面而言,该剧反映了阿旺西尼通过戏剧创作来宣传信仰和表达政治观念的创作诉求。
关键词:德国巴洛克戏剧;尼古拉斯·冯·阿旺西尼;君主形象;君权观念;《君士坦丁大帝》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十七世纪德国巴洛克戏剧中‘君权’观念研究”(23CWW023);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十七世纪德国巴洛克戏剧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2022MS057)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2206
DOI: 10.19967/j.cnki.flc.2024.01.005
克洛卜施托克《春之祭》中的雷雨书写与启蒙时期的人文精神
徐 旖
内容提要:1752年,富兰克林成功发明避雷针,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重大突破,人类从此摆脱雷雨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并开始为这一天气现象赋予积极的审美价值。德国启蒙诗人克洛卜施托克的重要代表诗作《春之祭》作为自由韵律体赞诗,以雷雨为主题,成文于这一科技史事件后不久。该诗是德语文学史上首次从审美角度对雷雨的正面描写,因其从内容到形式的革新而具有划时代影响。本文从该诗雷雨主题的塑造方式出发,探讨克氏融合启蒙时期人文精神的“表现”诗学,以此管窥这一时期诗歌中人类诗学观、自然观、宗教观的范式变换。
关键词: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卜施托克;《春之祭》;雷雨;避雷针;自由韵律体;人文精神
DOI: 10.19967/j.cnki.flc.2024.01.006
图像小说《从小李到老李》副文本中的读者意识研究
谭莲香 张季惠
内容提要:数字人文时代,如何通过多模态叙事提升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是亟待探索的议题。中国漫画家李昆武和法国外交官欧励行合著的图像小说《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先后被译成十多种语言,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中法叙事者通过媒体采访等外副文本阐释作品叙事特征及其成因,通过封面和脚注等内副文本重构文化语境,以契合目标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框架,显示了鲜明的读者意识。这一特征启发我们对外译介中国图像小说时,充分利用副文本拉近作者与读者的文化距离:通过媒体采访、学术访谈等外副文本增进目标读者对作者与译者的信任;通过重构或增加内副文本促进目标读者对原文意义的解读。内外副文本形成互文,共同助力读者对正文本的阐释,促进中国图像小说的海外接受。
关键词:图像小说;读者意识;《从小李到老李》;副文本;合作叙事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经典汉译合作模式变迁研究”(19YBA009);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校企合作工程化翻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HNJG-2021-0469);长沙理工大学金课建设项目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100089
DOI:10.19967/j.cnki.flc.2024.01.007
明末清初科学著作的合作翻译方式及当代启示
石春让 陈浩宇
内容提要:明末清初,许多外国传教士和中国士大夫密切合作,通过“西士口授,华士笔录”“西士笔译,华士润色”“西士译述,华士作序”三种合作翻译方式,将大批西方科学著作译介到中国。这一时期的中外合作翻译方式对当代中国文化“走出去”有许多借鉴意义,如精准选择志同道合的合译者、结合目标语的需求精心选择翻译对象、译本应适当契合目标语的出版传播环境等。
关键词:科学著作的翻译;合译;启示;科技翻译;西学东渐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日本的中国新闻史研究:学术图景与启示镜鉴(19XXW002);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中国术语翻译理论史稿”(YB20200014);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项目“新时代科技文档汉英翻译的优化模式与评价机制研究”(XWB03)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DOI:10.19967/j.cnki.flc.2024.01.008
“得儿童的欢心”:
陈伯吹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研究
徐德荣 王宸菲
内容提要:陈伯吹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充分体现了其儿童文学事业的精神质地和底层逻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结合陈伯吹的翻译言论及实践,全面考察其儿童文学翻译的思想特质和内在动因。陈伯吹秉持为儿童而译的宗旨,以“熔铸趣味与教育于一炉”的选材观和“得儿童的欢心”的翻译标准为抓手,以“养成健全国民”为旨归,建构起“儿童本位”的翻译思想体系。陈伯吹的儿童文学翻译思想对塑造儿童“心性品格”、革新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及其翻译的长足发展,对当下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翻译也颇具启发意义。
关键词:陈伯吹;翻译思想;儿童文学翻译;“得儿童的欢心”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DOI:10.19967/j.cnki.flc.2024.01.009
中国民间美术对外展览在当代“文化外交”中的价值体现
秦丹蕾 陈 耕
内容提要:民间美术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饱含了“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民间美术对外展览是当代“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建构国家软实力,加强与对象国文化的有效链接,提高文化交流内容的鲜活生命力。用对外展览的途径,将中国民间美术推向世界,可以讲述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中国,展现开放、友好、和平的外交态度,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思想和道德精神。
关键词:文化外交;中国民间美术;对外展览;国家形象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DOI:10.19967/j.cnki.flc.2024.01.010
高一曈
内容提要:本文从DP左缘结构入手考察该结构内话题的类型、分布特征、推导过程和CP与DP左缘话题结构是否具有平行性等问题。分析认为,DP左缘话题结构仅允准垂悬话题,且垂悬话题子类也存在共现和语序方面的差异:多项领有语话题结构不允许共现,处所和时间话题可以共现;处所话题和时间话题共现无优势语序,具有自由度和灵活性,但单一类型的处所话题或时间话题共现必须遵循大框架﹥小框架、大范围﹥小范围的分布模式。本文进一步对比话题结构与领属结构、附加结构的生成机制差异,为话题结构的外围特征和阻断效应提供了句法解释。
关键词:汉语名词性短语;左缘结构;话题结构;外围特征;阻断效应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9
DOI:10.19967/j.cnki.flc.2024.01.011
文章页码:第109-121页
汉语“前”时间指向的认知研究
——基于对“前+X/X+前”词的研究
杨滕戟
内容提要:基于对“前+X/X+前”词时间指向的定性分析,本文对“前”的时间指向类型及其构词特征、概念化、构词倾向及其认知理据进行了系统阐释。研究发现,“前”包含【更早】、【现在】、【未来】、【时间矢量】四类时间指向,并在四类时间指向中展现出构词特征;“前”时间指向的认知主体采用了不同的视角维度突显不同的时间属性,采用四条时空隐喻映射路径生成了四类时间指向;“前”具有对【更早】指向的构词倾向,体现了汉民族善用远距离视角进行整体认知的特点。
关键词:“前”;时间指向类型;概念化;构词倾向;认知解释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联合项目“前、后、上、下”时间指向的认知研究(23WLH04)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DOI:10.19967/j.cnki.flc.2024.01.012
自动作文评阅系统对中级水平英语二语学习者写作句法复杂度的影响
侯建东
内容提要:本文以iWrite自动作文评阅系统为例,考察了自动作文评阅系统反馈对于中级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写作句法复杂度的影响。研究采用了陆小飞开发的二语句法复杂度分析器,从总体复杂度、从属复杂度和短语复杂度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Write系统的反馈可以提升二语学习者写作的总体复杂度、并列短语和复杂名词短语复杂度,但是对于从属复杂度没有显著影响,而这可能与系统提供的反馈内容相关。此外,自动作文的反馈也会降低二语写作中的动词短语复杂度,这可能与受试采用回避策略有关。
基金项目: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自动作文评阅系统对写作复杂度的影响”(ZGWYJYJJ11A123)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387
DOI:10.19967/j.cnki.flc.2024.01.013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郑燕虹
内容提要:本文以“肯尼斯·雷克思罗斯与道德经”的教学内容为例,展示比较研究方法在文学研究的具体运用。从历史批判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作家和作品的分析之中,以达到课程的思政目标。在进行理论探讨和文本分析同时,深层次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学创作的重要论述,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关键词:课程思政;比较研究方法;社会历史批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道德经》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外语专业实践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创新模式研究”(XJK23AJD046);湖南省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外语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探索与实践”(2022JGSZ024)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DOI: 10.19967/j.cnki.flc.2024.01.014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