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动态 | 《外语导刊》(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目录与摘要
2024年10月22日 00:01
《外语导刊》2024年第5期目录
专栏:生成语言学研究
(主持人:韩景泉)
“连” 字句的句法制图再分析 | 何丽萍(001)
生成语法的汉语句末助词研究:回顾与展望 | 罗 堃,张媛媛(011)
最简方案框架下参数与表征的关系研究 | 朱 敏,韩景泉(021)
专栏:英语诗歌研究
(主持人:何宁)
议麦克弗森《莪相集》之议 | 吕洪灵,李 静(031)
摩尔动物诗中声音的多重隐喻 | 黄晓燕,唐 琼(041)
“诗乐” 传统中的鲍勃·迪伦 | 杨湃湃(051)
空间书写与生存危机——论休斯诗歌的空间形式与功能 | 黄长萍,董洪川(061)
语言与语言学研究
俄汉语空间标记概数范畴语法化管窥 | 徐英平,董红晶,张金忠(069)
基于三段论的日语篇章回指概念转移机制研究 | 马兰英,卢 欢(078)
外语教学研究
互动能力如何测评?——托福作文新题型带来的启示 | 王初明(087)
外语教材的国家意识编写理念 | 王靖潭,杨 枫(094)
机器翻译工具对英语学习者语言写作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 吴智慧(103)
翻译研究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晚明科技翻译探赜:以徐光启为例 | 张必胜(112)
茅盾的文学翻译目的探赜 | 刘金龙(121)
译者身份间性研究——以语际批评翻译家刘若愚的译者行为为例 | 周怡珂(130)
民国时期彭斯诗《一朵红红的玫瑰》重译译者行为研究 | 叶红婷,李正栓(139)
《道德经》英译译释模式的历时探索 | 徐 黎(148)
《外语导刊》2024年第5期摘要
专栏:生成语言学研究
(主持人:韩景泉)
【主持人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韩景泉教授)生成语言学致力于建构普遍语法(UG),这一语言知识理论主要探索大脑语言官能初始状态的内在结构。UG包含两个部分:原则和参数。原则体现所有人类语言的共性,而参数则反映语言之间的差异。在生成语言学的管辖与约束理论(GB)时期,参数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数量过于庞大,而在最简方案(MP)框架下参数已处于被边缘化状态。鉴于原则与参数的强大解释力,需要对参数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分析句子结构时,众多的生成语言学学者采用句法制图的分析方法,旨在为语法特征和中心语之间的对应关系制作精确和详细的层级图。句子的上层功能投射标句词短语(CP)被分解为多个不同的功能投射。这不仅解决了各种成分的句法位置分配问题,而且巧妙地将语气、话题、焦点等语义和语用成分引入形式句法分析。本期专栏刊发的3篇论文为国内学者在生成语言学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何丽萍一文运用句法制图方法对汉语 “连” 字句焦点成分的句法结构位置进行了探讨,主张 “连” 字句中的焦点成分位居CP之内,“连” 字句应视为含有焦点成分的话题结构。罗堃、张媛媛一文从汉语句末助词的语类归属、句法位置和句法操作3个方面回顾了生成语言学的研究历程和重要成果,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文章注重句末助词的句法、语用、话语界面的互动机制研究,对句子上层功能投射之内各种不同中心语的层级结构和线性语序进行了翔实的精细化描写。朱敏、韩景泉一文梳理了参数概念在生成语法各历史阶段的内涵与表达方式,发现句法表征一直都是参数和参数理论的基石,是约束参数可能范围的决定因素。因此,参数被重新定义为 “由表征的良形条件触发的操作选项”。第一和第二篇文章均从具体的汉语事实出发开展研究,既有微观的描写分析,又有突出的理论建树。第三篇文章属于宏观理论层面上的研究。这些研究可有效地推动我国生成语言学向纵深发展。
“连” 字句的句法制图再分析
何丽萍
摘 要:焦点特征和话题特征是边缘特征,“连” 字句中焦点成分的句法结构位置在CP内,“连” 字句是含有焦点成分的话题结构。“连-S+都/也” 句和 “连-O+S+都/也” 句中的焦点成分是焦点话题,是含有焦点特征的话题成分;“S+连-O+都/也” 句中的焦点成分只有焦点特征,但句子主语有话题特征。在句法运算中,“连-焦点成分” 由IP内最终移位至CP内TopP或FocP。CP分析法为不同类别焦点 “连” 字句提供了统一解释,也为 “连” 隐现时句子焦点成分的辨别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连” 字句;焦点话题;焦点辖域标记;CP分析法;句法制图
生成语法的汉语句末助词研究:
回顾与展望
罗 堃,张媛媛
摘 要:生成语法视野下的汉语句末助词研究主要包括语类归属、句法位置和句法操作三个核心理论议题。在语类归属方面,学界讨论的焦点是句末助词可否视作标句词;在句法位置方面,句末助词的根句限制问题备受关注;在句法操作方面,学者们提出了补足语移位说、句末助词外置说和联合结构说三种不同观点。展望未来,生成语法的汉语句末助词研究将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发展:一是说话人与听话人的互动;二是非音段句末助词以及语调与句末助词的关系。
关键词:生成语法;句末助词;语类归属;句法位置;句法操作
最简方案框架下参数与表征的关系研究
朱 敏,韩景泉
摘 要:表征是参数的本质,GB与MP对类型差异与聚集效应的参数解释都以表征为基础。普遍性表征机制负责结构生成,特殊表征仲裁句法推导的良形性,因此表征不是浮现的,它比参数更接近柏拉图问题的优解;参数是由表征的良形条件触发的操作选项。MP参数理论以功能词项特征为参数格式的原子,但特征在各中心的分布、特征间关系、特征驱动的操作的可用性皆依赖句法层级表征。以剑桥派为代表的MP参数理论的成功取决于对参数的表征本质的认同程度与呈现方式。
关键词:最简方案;参数;表征;生成语言学
专栏:英语诗歌研究
(主持人:何宁)
【主持人语】(南京大学 何宁教授)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英语诗歌研究蓬勃发展,尤其是在鲍勃·迪伦和路易斯·格吕克先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英语诗歌进一步得到了外国文学研究界的关注。本栏目收录的4篇论文从不同的视角来考察英语诗歌的历史与现状,对英语诗歌的艺术风格、创作手法和社会影响予以深入的探索,以具有新意的论断丰富了英语诗歌的研究。吕洪灵、李静一文聚焦苏格兰启蒙时代诗人麦克弗森的《莪相集》所引起的争议,通过对《莪相集》作品特色的分析,进而探讨诗歌创作与民族身份认同之间的复杂关联。黄晓燕、唐琼一文以美国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创作的动物诗中的声音为研究对象,讨论其中蕴含的对现代社会生活的隐喻与反思,揭示出诗歌创作在社会价值观建构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杨湃湃一文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置于 “诗乐” 传统中来审视,探究迪伦作品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重新认识作为文学样式的诗歌之界域所在。黄长萍、董洪川一文将空间研究引入对美国非洲裔诗人兰斯顿·休斯诗歌的讨论,结合历史语境来解读休斯作品中的空间书写,凸显了诗歌创作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作用。4篇论文结合当代文艺理论,对不同时期的英语诗歌作品条分缕析,体现了当代英语诗歌研究的新进展。英语诗歌与文学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民族身份、族裔文化、社会价值观和文艺传统的建构中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英语诗歌研究要在深刻理解诗歌艺术的基础上,关注诗歌作品的社会功用,以启发人们在诗歌中认识世界、思考未来。
议麦克弗森《莪相集》之议
吕洪灵,李 静
摘 要:18世纪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克弗森的英语诗作《莪相集》影响深远,但就该作品是原创、翻译抑或是再创作曾引起不少争论,同时期的约翰逊、休谟和休·布莱尔等学者秉持各自的文学判断力和文化立场都表达过不同的看法。《莪相集》及其引发的争议成为苏格兰进行共同体想象、重构身份、区分苏格兰文学的一个重要文学文化事件,涉及文学民族性与文化建构等在当时困扰苏格兰的重要问题。在英国的争议并未妨碍它在欧洲的译介,从麦克弗森本人对高地口头文学的看法和运用,亦可观察它所引发的争议。
关键词:詹姆斯·麦克弗森;莪相集;苏格兰文学;共同体想象;高地口头传统
摩尔动物诗中声音的多重隐喻
黄晓燕,唐 琼
摘 要:20世纪美国现代派诗人玛丽安·摩尔以撰写动物诗著称,声音是其动物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摩尔以动物意象为媒介,以声音为权力隐喻探讨 “他者” 身份,揭示西方现代社会的阶级冲突和 “人类中心主义” 思想,吁求人与自然平等共处。诗人以动物声音为镜像映射现代性寓言,反映现代社会的喧嚣、人文精神的坍塌和族群冲突的迭起,意在提倡人文关怀,表达和平愿景。摩尔剖析现代人精神空虚常态,着眼社会发展共性,以诗歌中 “沉默” 之声激发人的价值意识,赋予人类反对霸权、建立世界和谐新格局的普适性现实意义。本文聚焦摩尔动物诗中的声音,捕捉听觉感知,探索摩尔代表性诗作中声音的在场与缺席,解读摩尔动物诗中声音的多重隐喻,阐释诗人独特的人类命运大局观。
关键词:玛丽安·摩尔;诗选;动物诗;声音诗学;多重隐喻
“诗乐”传统中的鲍勃·迪伦
杨湃湃
摘 要:“诗乐” 是一种融合了音乐与诗歌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品质源于歌词、音乐、表演的互动形成的综合效果。古今中外 “诗乐” 传统源远流长,感染和塑造了社会各阶层群众。作为现代“诗乐”的代表人物,美国诗人鲍勃·迪伦的作品包含词、曲、演三要素,其丰富意蕴通过表演实现:音乐与表演一方面为歌词的叙事抒情烘托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使迪伦在美国大众中产生广泛号召力,推动美国20世纪60、70年代的民权运动与反文化运动;另一方面传达与歌词不同的内涵,构筑作品的内在悖论性,为大众文化注入思想深度,反思其 “文化商品” 属性。本文分析鲍勃·迪伦对 “诗、歌互动” 的艺术实践,认为他传承与重塑了“诗乐”传统,以兼具大众文化性质与诗歌艺术品质的 “大众诗学” 重构了 “诗乐” 与 “大众” 的关系。
关键词:鲍勃·迪伦;诗乐;诗、歌互动;大众文化;大众诗学
空间书写与生存危机
——论休斯诗歌的空间形式与功能
黄长萍,董洪川
摘 要: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结合美国社会历史语境,研究兰斯顿·休斯诗歌的空间形式与功能。休斯的诗歌呈现出物质性的现实空间、想象性的记忆空间与开放性的 “第三空间” 三种空间形式。现实空间展演出现代人的生存体验,记忆空间重筑了族群的精神家园,“第三空间” 构建出开放性的另类空间。通过空间书写,诗人揭示出现代个体和群体的生存危机,并表达了他对美国现代社会的审美反思与批判。
关键词:兰斯顿·休斯;英语诗歌;空间书写;现实空间;记忆空间;第三空间
俄汉语空间标记概数范畴语法化管窥
徐英平,董红晶,张金忠
摘 要:空间范畴的始源性决定了其跨范畴标记的可能性,这对数量范畴亦然。过往研究数量范畴时多拘囿于其自身,本文则基于两范畴间的内在关联,针对其中概数范畴标记进行跨界探讨,剖析其动态演变、类别构造、位置变化及语义制约力等表征在俄汉语中的错合,揭示语言属性、认知主体思维方式及民族文化使然的理据。
关键词:空间标记;语法化;概数范畴;俄汉对比
基于三段论的日语篇章回指概念转移机制研究
马兰英,卢 欢
摘 要:日语篇章回指现象较为复杂,尤其是当先行语为语段时,回指语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回指语对先行语概念的转移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运用“回指研究三段论”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当回指语是单独的指示词时,先行语所详细叙述的事件概念被语义空泛、词形简单的指示词重述为“这/那(件事)”,重现在回指语的位置;当回指语为“连体指示词+体言”时,由于体言有相对丰富的语义,该形式既可以对先行语进行语义相同的概念转移,也可以增加主观评价性语义,还可以对先行语概念进行延伸;当回指语为光杆名词时,尽管没有连体指示词的辅助,但它也可以实现与“连体指示词+体言”相同的概念转移。这些概念转移方式都以回指语对先行语的体言化或副词化为基础,体言化或副词化的先行语才可以出现在下文句子的某个句法位置,表达与先行语相同或相关的概念,推动语篇的发展。
关键词:三段论;日语;篇章回指;概念转移;语段
互动能力如何测评?
——托福作文新题型带来的启示
王初明
摘 要:互动能力是影响外语学会用好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过去约30年里,对其进行科学测评一直是语言测试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然而,基于互动能力构念设计而产生较大影响的外语水平考试依然缺席。并非研究者们不想开发这样的考试,而是此构念的测评过于复杂,难以操作,但寻求突破的努力一直未被放弃。2023年的托福作文新题型采用读后续写任务,给互动能力测评带来一些启示,对改进我国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也有借鉴之处,值得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互动能力;托福作文题;读后续写;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外语教材的国家意识编写理念
王靖潭,杨 枫
摘 要:外语教材的国家意识元素是外语教育国家意识的实践路径之一。然而,目前鲜有文献讨论教材中国家意识元素的呈现方式,更缺乏国家意识融入教材的理论研究,导致国家意识无法系统地、具象化地应用于教材编写。本文立足于外语教材国家意识的内涵,提出国家意识融入外语教材编写的理论框架,包括国家意识的编写需求明晰、国家意识话语的确立、国家意识的任务设计和国家意识的多模态呈现4个环节,深入探讨国家意识有机融入外语教材编写的具体路径与方法,以期为我国新时代外语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国家意识;外语教材;教材编写;外语教育
机器翻译工具
对英语学习者语言写作水平影响的
实证研究
吴智慧
摘 要:英语学习中机器翻译工具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其对语言学习的实际影响及潜在风险尚未得到充分探究。本研究以360名大学英语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6周机器翻译工具辅助下的英语写作训练实验,且对机器翻译工具辅助程度进行了量化处理,结合写作实践报告数据观测了学习者英语写作水平的变化,并与对照班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机器翻译工具能够促进英语学习者语言写作水平的提高;且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均具有促进作用;机器翻译工具低、中辅助程度能促进所有英语学习者语言写作水平的提升,且对中、高英语水平学生语言写作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而机器翻译工具高辅助程度下,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水平均无显著提升。该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师认识机器翻译工具辅助程度对写作水平的不同影响,为其教育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机器翻译工具;英语写作水平;英语学习者;过度依赖;实证研究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晚明科技翻译探赜:
以徐光启为例
张必胜
摘 要:晚明科技翻译是中国首次系统地引入西方科技知识的重要实践。在这一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士大夫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了一系列的科技著作,引入了丰硕的科技知识。其中,中国科技翻译家也充分展现出了其译者主体性。本文以徐光启及其《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为例,从译者主体性视域来分析晚明的科技翻译实践,发现译者在翻译西方科技时容易受到文化背景、价值取向、自身能力等影响而不断调整翻译策略,以便在忠于原文的同时翻译出更能为国人所理解的知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对晚明科技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分析表明,翻译事业的成就不仅依赖于翻译人才的培养,更有赖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这样才能将翻译作品以便于以国人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另外,通过对晚明科技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讨论还得到一些启示,如:营造有利于科技翻译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中西科技文明及
思想的深度融合,构建以译者主体性为核心的翻译体系等。
关键词:晚明科技翻译;译者主体性;徐光启;几何原本;泰西水法
茅盾的文学翻译目的探赜
刘金龙
摘 要:茅盾是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重要翻译家之一,其文学翻译具有鲜明的翻译目的。本文基于茅盾的文学翻译实践,结合他对翻译的有关论述,系统阐释茅盾从事文学翻译的政治目的、诗学目的和经济目的,分析翻译目的对其翻译选择的影响,并对其翻译目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讨论。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茅盾的文学翻译目的,可以进一步洞悉茅盾投身文学翻译事业的内外动因,更加全面地了解茅盾的翻译思想内涵。
关键词:茅盾;文学翻译;翻译目的;翻译思想
译者身份间性研究
——以语际批评翻译家刘若愚的译者行为为例
周怡珂
摘 要:本文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尝试将 “身份” 和 “主体间性” 的理念融为一体,提出 “身份间性” 一说;以著名美籍华人语际批评家和翻译家刘若愚的多重身份特征为例,阐释译者的身份间性特征及其与译者行为的互动关系,确立刘若愚事实上的 “语际批评翻译家” 总身份。该研究有助于解释翻译过程中的相关现象,丰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充实译者行为研究,提高翻译批评的操作性,并为进一步构建语际批评翻译家译者行为评价模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身份间性;刘若愚;语际批评;翻译家;译者行为批评;主体间性
民国时期彭斯诗《一朵红红的玫瑰》重译
译者行为研究
叶红婷,李正栓
摘 要:《一朵红红的玫瑰》是彭斯的抒情诗代表作。民国时期,吴芳吉、程鹤西和袁水拍等具有代表性的译者掀起了重译该诗的热潮。本文运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从翻译外角度探讨重译者在译者素养、重译动因和翻译主张方面的差异;从翻译内角度分析上述3位重译者在形式与韵律、意象与修辞、语义与风格等方面重译行为的求真和务实,以期对译文做出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丰富彭斯诗歌的翻译研究。
关键词:罗伯特·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译者行为;民国时期;重译
《道德经》英译译释模式的历时探索
徐 黎
摘 要:本文结合对诠释学的哲学思考,通过回顾在海外传播最广、最受西方推崇的中国典籍之一《道德经》的3次英译高潮和第四次浪潮,厘清《道德经》英译译释四模式。针对《道德经》的复译现象,集中讨论分析中国古代主要修辞手法 “赋、比、兴” 的英译,选取理雅各、韦利、安乐哲和林语堂4种经典英译本,对比分析西学、经学、汉学以及国学译释模式在原文修辞-译文语法跨语界面转换中的体现。旨在为当下《道德经》翻译的国学模式提供语言学理论拓展和实践参照,以期助益典籍外译译释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译释模式;跨语界面;典籍外译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