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爽,博士(后),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多语种翻译研究中心研究员,CATTI一级笔译,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技术、翻译教学、术语翻译,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0余项,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选、大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才俊”、大连外国语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荣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辽宁省翻译学会成果奖。
您认为提示语对大语言模型的输出内容质量有何影响?编写提示语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在使用文心一言、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辅助相关工作时,要让大语言模型输出令人满意的结果,需要使用恰当的提示语。提示语是当前用户与大语言模型进行交互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到模型生成内容的相关性、准确性、流畅性和深度。
维特根斯坦曾说过:“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s the limits of my world)。”提示语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从大语言模型中获取的知识信息内容质量的高低,在一定意义上也决定了我们知识世界的边界。为了确保大语言模型输出内容的质量,在编写提示语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四点主要原则:一是语言表述要清晰,二是为大语言模型提供语境信息,三是对大语言模型输出结果提出明确要求,四是要根据需求灵活使用结构化提示语。
您认为提示语工程与提示语有何关联?我们应如何通过提示语工程更好地使用大语言模型?
简单来说,提示语是用户与大语言模型之间的交互方式,而提示语工程则是对提示语进行设计、优化和系统化的过程。提示语工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精确设计提示语,使得大语言模型能够高效且精准地完成任务,从而最大化发挥其潜力。如果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无法获得满意结果,可以使用零样本提示(Zero-Shot Prompting)、少样本提示(Few-Shot Prompting)、角色扮演提示(Role Prompting)、思维链提示(Chain of Thought Prompting)、自我一致性提示(Self-Consistency Prompting)、知识生成提示(Generated Knowledge Prompting)等提示技术。
基于用户的使用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不少成熟的提示语框架,被广泛应用于提示语设计中。这些框架通过规范化的提示语结构,使用户能够更加高效和精准地设计提示语,进而获得更符合预期的输出内容。常见的成熟提示语框架包括ICIO、RISE、CRISPE、BROKE、TRACE、Co-STAR等。例如,ICIO框架是一个简洁且高效的提示语框架,适用于需要明确输入和输出的任务。具体来说,Instruction(指令),指希望AI执行的具体任务;Context(背景信息),指向AI提供背景信息以引导其回复更贴合需求的内容;Input Data(输入数据),指输入AI需要处理的数据;Output Indicator(输出引导),指告知AI需要输出的内容类型或风格。
人机交互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其中交际的另一方不再是人类,而是机器主体AI,其核心是人类与机器系统(尤其是大语言模型)之间的信息交换与理解。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经典的人际沟通理论和模型,如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和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来指导设计更为有效的提示语。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人机交互的过程,还能够显著提升与大语言模型互动的效率与质量。例如,在我们和AI都熟悉相关语境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采用简单的提示语;在AI不熟悉相关语境的情况下,则需要通过提示语向AI提供必要的语境信息。
在当下的技术赋能环境下,翻译工具和翻译资源都非常丰富,为译员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今的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译者通过运用翻译工具和调配翻译资源,解决翻译问题,生成目标文本,进而实现知识的语际生产和传播的过程。
根据译文原创性的不同,翻译实践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复用型翻译,即通过技术工具调用已有的权威翻译资源,也就是复用翻译资源;二是改善型翻译,即根据翻译的语境需求对已有译文进行筛选和改进,也就是优化翻译资源;三是生成型翻译,即翻译此前未被翻译过的内容,也就是创新翻译资源。在具体操作上,这三个层面的翻译实践需要译员进行不同程度的智力投入,主要涉及译员的搜索能力、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即“查”“选”“管”能力。
整体而言,在翻译实践中,译员主要面临两大类问题,一是语言内的问题,二是语言外的问题。语言内的问题包括语言的歧义性、干扰性和非对称性。在歧义性方面,自然语言天然具有歧义性,不像计算机语言需要尽可能明确、无歧义。在干扰性方面,翻译工作往往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不同语言会相互干扰,“翻译腔”就是典型表现。非对称性则指由于每种语言起源于不同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以及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对称性。语言外的问题包括背景知识、文本格式和流程管理等。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译员要处理不同领域的内容,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获取和学习背景知识。同时,翻译工作涉及各种各样的文件格式类型,若翻译项目规模较大,还会存在流程管理的需求和压力。
您认为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译者能力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译员不再仅仅是翻译者,还是技术工具使用者、信息搜集者和评价者以及资源管理者。翻译技术是人类翻译能力的延伸和拓展,其本质是为人类的翻译能力进行赋能。这种赋能对大众用户和专业译员具有不同意义。
对大众用户而言,AI的使用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傻瓜式”(fool-proof),操作越来越简便。虽然AI翻译的精度和流畅度可能逊于专业译员,但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翻译手段,足以帮助大众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处理简单或常见文本,克服语言障碍。
对专业译员而言,我认为他们应具备有别于大众用户的专业智能翻译素养,才能在职业道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译员要能根据翻译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需求,选择并灵活运用合适的AI工具,批判性评估和使用AI生成内容,从而高效完成翻译任务。我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专业译员的翻译能力体系涉及“知”“思”“行”三个维度,“知”即知识系统,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领域知识、技术知识和职业知识;“思”即思维系统,包括问题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技术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思维;“行”即行为系统,主要包括上文论述的“查”“选”“管”三种能力。其中,搜索能力是基石,为译者提供了获取多样化翻译解决方案的途径;决策能力是核心,直接决定了最终译文的质量;而管理能力则是保障,为译者获取翻译解决方案提供便利,提升翻译效率,保证翻译质量。相关观点可以参见2024年本人发表在《英语研究》上的“技术赋能视域下翻译能力体系的反思与重构”一文。
关于翻译学习和翻译技术学习,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尤其需要重视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布鲁姆的分类法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在翻译学习中,译员需要在不同的思维层次上发展能力。译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记忆)。这为更高层次的翻译能力奠定基础。译员应能够理解原文的语境和深层含义,准确把握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潜在信息。理解的能力不仅限于字面上的意义,还需要透过语言表象捕捉隐含的意义。译员需要将翻译技巧和策略灵活应用于实际翻译中。在面对复杂句子和长篇语篇时,译员需要具备分析的能力,能够对句子结构、语篇逻辑和语境细节进行深入剖析,准确地重建原文的结构和意图。更进一步,译员应具备评价译文质量的能力,能够根据翻译的标准和要求对译文进行自我评估,并识别译文中的潜在问题,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确保译文既准确又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和语境要求。最后,译员应具备创造的能力,能够在忠实传达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创新,以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的表达要求。这包括处理文化差异和非对称概念时,创造性地进行目标语表达,确保译文自然、流畅且富有表现力。
在翻译技术学习中,翻译学习者需要记忆技术相关基本概念和术语,理解翻译技术工具开发原理,分析翻译技术工具的构成要素和工作流程,并应用翻译技术工具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此外,译者还要能评价不同翻译技术工具在不同情境的应用效果,并在必要时创造新的解决方案或技术工具以处理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您两次获评全国翻译技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请问您如何评价全国翻译技术大赛?
全国翻译技术大赛是中国翻译协会策划推出的翻译技术技能竞赛,是国内翻译领域的一项权威赛事,旨在全面推动翻译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创新。大赛吸引了众多翻译从业者、高校学生以及翻译技术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大赛通过多维度的考察方式,突出翻译技术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技术与翻译能力的深度结合。大赛组织规范、主题鲜明,对翻译行业发展和翻译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具体而言,大赛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普及翻译技术知识
全国翻译技术大赛是普及翻译技术知识的重要渠道和平台。通过赛事的宣传与举办,参赛者能够深入了解翻译技术的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场景,如大语言模型、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术语管理和翻译记忆库等。此外,大赛的设置涵盖了基础知识的考察与实际任务的实践,帮助参赛选手从理论层面到实际操作全面掌握翻译技术。对于初学者而言,大赛起到了引导作用,使更多人意识到技术在翻译领域中的潜力和重要性。
2.提升翻译技术能力
大赛在提升参赛者翻译技术能力方面有着显著成效。赛事通过人才赛道和机器赛道,分别对人工翻译技术应用能力和机器翻译引擎优化能力进行考核。人才赛道的译后编辑任务、综合技术知识测试,以及机器赛道的引擎调试环节,都要求参赛者熟练掌握相关工具,并将技术应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这种实践性强的任务安排,不仅锻炼了参赛者的技术操作能力,还提升了他们将技术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
3.推动翻译技术进步
全国翻译技术大赛为翻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大赛设置的机器赛道,通过引擎调试与评测环节,让参赛者直接参与到机器翻译引擎的优化过程中。这激发了参赛者探索新技术、优化翻译算法的热情,同时也为翻译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实践支持。此外,大赛吸引了百度翻译、鹏城实验室等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参与,这种产学研协同模式有助于推动翻译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进步。
4.增强翻译行业影响力
全国翻译技术大赛通过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翻译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众认知度。作为国内翻译领域的重要赛事,大赛吸引了高校、研究机构和翻译企业的广泛参与,同时通过媒体宣传和线上推广扩大了大赛的社会影响。大赛通过其竞技性和技术性特点,引起了更多人对翻译工作的兴趣和认可,为翻译行业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总体而言,全国翻译技术大赛在普及翻译技术知识、提升翻译技术能力、推动翻译技术进步以及增强翻译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国内翻译领域的标杆赛事,大赛不仅为参赛者提供了技术展示与提升的平台,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在新时代翻译行业技术化、智能化革新的背景下,大赛的持续举办将进一步助力翻译行业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和推动翻译技术创新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