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AIGC时代的翻译技术与口译教育”专题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第六教学楼A301国际会议同传实验室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指导,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委员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联合主办,广州市迈尼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博硕星睿•翻译技术教育研究院提供媒体支持。会议共吸引6000余名行业同仁线上参会,同时,众多参加广外“大学开放日”的家长同学前来观摩交流,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口译委员会主任董洪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李和民主持开幕式。
董洪川致辞
董洪川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带来新使命,把握新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和教育政策新要求,适应翻译专业教育新变革,推动翻译技术与口译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之需,也是口译学科建设的现实之需,是口译教学创新与改革的迫切需要。他希望与行业各方共同努力,携手推进口译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
刘建达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语言服务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产能和效率,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在促进教育效率和语言服务质量提升方面,行业仍有很大创新空间。翻译教育应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践平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养,持续加强职业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
黄玉龙致辞
黄玉龙在致辞中指出,高校应重视人才的跨学科跨行业发展,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外语和口译教育教学融合,加速口译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翻译+技术+N”的高端口译人才,服务国家语言发展战略和国家翻译能力建设的迫切需求。他表示,翻译院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和机构企业间的协同联动,与社会各界携手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构建高层次翻译人才队伍,全面推动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体化发展。
李和民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上,华为机器翻译产品和数据负责人、华为翻译中心技术专家谢凝,阿里达摩院语言实验室高级算法专家张昱琪,平安银行FICC交易板块副总经理任帅,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口译处同传谢卫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王巍巍分别作主旨报告。
谢凝作《大语言模型时代机器翻译的未来之路》主旨报告
谢凝从机器翻译模型简介、大语言模型简介以及大语言时代机器翻译的应用和发展三个方向作了主题分享,简述了第三代机器翻译模型神经机器翻译和大语言模型中的代表ChatGPT翻译的发展历程及其训练过程,通过对比神经机器翻译和ChatGPT翻译在参数规模、训练方法、翻译质量等方面的异同,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张昱琪作《AIGC技术带给翻译的挑战和机遇》主旨报告
张昱琪介绍了ChatGPT把模型交互方式从指令型、编程型、任务型转变为直接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交互的过程,并现场演示了ChatGPT为口译工作服务的几种方式。她认为,大语言模型发展空间巨大,AIGC技术工具能力更强,可以帮助译员释放时间和精力,把核心事情做得更好。
任帅作主旨报告
任帅以平安集团为例介绍了翻译专业在职场中的工作场景以及金融翻译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她认为,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很难取代具有较强专业背景的金融口译工作者,译员要致力成为行业专家。同时,每个旧行业的消失都会伴随无数新行业的诞生,因此大家无需焦虑,唯有终身学习、开放心态,将来才有无限可能。
谢卫红作主旨报告
谢卫红分享了近年来维也纳远程口译的工作情况,介绍了远程口译两种工作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混合形式会议(Hybrid mode)的工作机制。他表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远程口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发展环境,随着技术的迭代进步,远程口译还将有更广泛的应用。
王巍巍作《AI赋能的翻译教育与口笔译能力发展》主旨报告
王巍巍针对翻译教学“体系不清、内容碎片、方法局限、费时低效”和“翻译教育缺乏实践、学生能力与市场脱节”两个痛点,阐释了广外人工智能赋能口译教育从广外模式1.0到广外模式3.0的进展。她认为,翻译行业应拥抱人工智能,充分认识人工智能在教、学、测中应用的可能性与局限性,拥抱技术、利用技术,赋能口译教育。
王华树主持圆桌论坛
研讨会的圆桌论坛环节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华树主持,主要探讨了AIGC技术与翻译学科融合、翻译行业变革、口译教育管理等话题。王华树指出,当前大语言模型技术发展迅速,对翻译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他呼吁高校加强翻译技术教育,提升译者技术伦理意识,增强广大师生数字素养,促进新时代口译教育创新发展。
李希希发言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对口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影响,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副教授李希希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口译工作模式更加多样,为译员工作带来便捷,但同时也为口译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来全方位变革。教师需要将人工智能与口译教育的需求紧密结合,利用技术赋能口译教、学、测等方面。
王少爽发言
就AIGC技术对译者数字素养的影响,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王少爽表示,ChatGPT等技术的出现为译者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新渠道,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但与此同时,译者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鉴别信息、获取知识,进而构建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此外,在借助技术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技术伦理和规范问题也应得到重视。
朱华发言
就ChatGPT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生导师朱华表示,译员首先要拥抱新技术,探索新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如口译译前准备、口译模拟训练、语音听辨、实时机器翻译结果参考等。与此同时,也要注意AIGC技术可能带来的挑战,如准确性和可靠性仍有待提高、不具备网站实时搜索功能、无法学习并更新知识、可能有伦理和法律风险等。此外,他还对未来AIGC技术在可信人工智能和对话式搜索引擎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曹达钦发言
就人工智能时代口译教育模式变革,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曹达钦表示,当前远程口译以及在智能技术辅助下的口译模式方兴未艾,口译实践和教学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他以实际产品为例,分析了基于“国际主流口译设备商+远程口译技术”的现场口译、远程口译、混合口译实践与训练模式以及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纯软件远程会议与口译模式的主要特征与优势。
陈思佳发言
就口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陈思佳认为,随着机器辅助人工口译的产品、人工辅助机器口译的产品以及纯机器口译产品的出现,未来口译的接受性也将是一大研究趋势。
本次研讨会上,来自行业机构、企业、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AIGC时代的翻译技术与口译教育这一重要议题分享真知灼见,为促进AIGC时代翻译技术与口译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推动翻译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诸多思路和借鉴,为口译教育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本次研讨会完整视频回放已在“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视频号发布,欢迎各位感兴趣的观众扫描以下二维码前往视频号观看。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视频号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 END –
转载来源:语言服务行业
转载编辑:田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