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发布了穆雷教授撰写的“翻译对等”词条。现转录如下,以资交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等问题就成为翻译学者讨论的一个重点论题,各家对翻译对等的界定以及对其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存有诸多争议。对等作为翻译理论概念最早由翻译理论家A.V.费道罗夫于1955年在《翻译理论概要》中提出,他认为译文与原文之间完全可以确立确切对等的关系,翻译对等“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并且在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1959年R.雅各布森在《论翻译中的语言学问题》一文中指出,符号之间不可能有完全对等的关系,语言间只存在”有差异的对等”(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强调了各语言之间的非对称关系和语言信息在翻译中实现“对等”的难度。英国翻译理论家J.C.卡特福德于1965年提出了“篇章对等”(textual equivalence)概念,并将翻译界定为“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入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指出“翻译实践的中心任务就是寻找等值的译语,而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任务则是界定翻译等值的性质和条件”。E.A.奈达于1964年对翻译对等概念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将翻译定义为“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概念。1986年,奈达又用“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概念取代“动态对等”。苏联翻译理论家S.G.巴尔胡达罗夫1975年在《语言与翻译》中指出,翻译中的对等可建立在音位层、词素层、词层、词组层、句子层及话语层等六个层面,只有必要和“足层”的翻译才是对等翻译,而层次偏低的翻译是死译,层次偏高的翻译是过分意译。此外,翻译学者还提出了“词层对等”“超词层对等”“语法对等”“结构对等”“话义对等”“语用对等”“文体等值”以及“属分等值”等概念。
翻译对等不能按照数学或逻辑学中的对等定义去理解,即翻译中的对等不是绝对的、完全的相等或同一。卡特福德在1965年指出:“翻译绝不是,或者说几乎不可能是原语文本全部被译语文本中的等值成分替换。”与他的话类似,奈达在1969年指出:”翻译中绝对对等是永远不可能的,翻译只能努力追求对等而非同一。”由于文化的多样性、译者的主观性和受众的差异性,翻译在力求等值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语义和文化信息的缺省,各方面完全等值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也有人把对等看作是翻译的最高理想。
穆雷,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专家会员,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东方翻译》等期刊编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翻译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广州翻译协会会长等。曾在国内权威或核心期刊与国外发表研究论文二百余篇,出版著作、参编各种论文集、辞典、教材等多部,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三项、教育部、语委和省级科研项目多项。
原文发表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欢迎各位学者阅读、分享。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 END –
转载来源:翻译圈
转载编辑: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