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校级特色精品课程《翻译工作坊》。主持多项翻译技术相关省级、校级教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1部;发表1篇核心论文,2篇SCI论文;建设《大学英语》国家级线上精品课程课件;多次获得教学比赛国家级、省级一等奖;第21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英译汉组优胜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翻译大赛获多项国家特等奖、一等奖;多次获评校级优秀教师、最美教师称号;曾主持航空发动机、飞行器翻译项目,累计字数超50万字;担任企业外聘口译,累计时长超过100小时;现为《发现西安》栏目翻译项目审校老师。
第一次接触翻译技术是2013年读研时,上了曹达钦老师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那时候我就想起以前在企业翻译飞行手册的时候,统稿的经历:小组合作式翻译术语经常出现不一致,相同原文不同译文的情况,新版手册翻译版本更新的问题等等。那时候我就想过,有没有什么机器能够记忆已经翻译过的手册,新版手册能够自动提取;有没有什么快速的方法能让合作的译员术语保持一致等等。所以这门课算是开启了我懵懂的翻译技术之路,但那时也只是一门课的接触。
后来,我的硕士论文就探讨的是信息素养与译者能力,我认为未来的译员应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搜索信息和提取信息能力,而不仅仅是双语转换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初当老师时,教的是口译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口译能力训练模式,让我离翻译技术渐行渐远。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学校新增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开设《翻译工作坊》课程,我又开始找回初心,阅读王华树老师、崔启亮老师的文章、书籍,再次开启翻译技术知识的学习吧。
传统的翻译实践课,侧重围绕非文学文本,通过项目化、案例式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很多老师禁止学生借助机器,还停留在传统的翻译能力训练。但是我觉得,技术的更新迭代和强大趋势,我们不能逆行之,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技术加持,更为有效的提高翻译能力。翻译技术与翻译能力本身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辅助。我们的学生不可避免的都在使用机器翻译引擎,但是却又不会使用机器翻译引擎。意思就是说,他们选择用机器翻译的译文来应付翻译课堂作业,但是又不会对机器翻译的结果进行译后编辑。那么,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彼此的消磨浪费。
此外,民办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翻译岗位已对译员突出相关的技术素养要求。而上过《笔译理论与基础》课程后,学生对MT、CAT等翻译技术几乎没有听过,或了解极少。因此,我将翻译技术在《翻译工作坊》课程初始就教给学生,想让他们接受技术加持翻译的思维意识,并能够进行译后编辑处理,既符合人才培养定位,也符合行业人才需求。那么,在翻译技术模块后,不同类型的非文学文本翻译,学生就开展MT+CAT+PE的翻译实践。当然,听过朱华老师的建议后,后续会在课程改革中,融入ChatGPT+PE的模式。
这四年,我对翻译技术模块进行了四次调整和优化。正如刚才我提到的课后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能够对机器翻译引擎的翻译结果开展译后编辑,并表示比自己完全独立翻译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部分学生在线上讨论区表示:自己的翻译能力虽然不好,但是机器翻译的结果能够给他很多灵感,反而加速了他的翻译,并且译文质量更高。而且每一届都会有几名同学对翻译技术产生浓厚兴趣,考MTI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生说,研究生阶段再上计算机辅助翻译课时,一点也不陌生,比起很多同班同学,理解程度更深,操作更熟练。
特别说明:本文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不妥欢迎后台联系小编。
– END –
专访记者:Ethan_LSJ
推送编辑:濮雪姣 谈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