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最近已经看了很火的电影《封神》,电影中,由费翔老师扮演的纣王,讲话口音很洗脑。虽然费翔老师全程讲的是中文,但却呈现出独特的中英混合感!大家称其为“商务殷语”!但我们总觉得他带着各种“洋腔洋调”,听起来也觉得各种别扭。
(图片源自:毕导)
好吧,其实这也不能怪费翔老师,汉语本身的四个声调变化确实会让很多外国人望之却步。与其它有声调语言相比,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不但有高低之分,其中更有各种升降曲折之别,这些都令汉语学习者生畏。
如今的汉语声调标注,我们仍主要使用的是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记法,汉语声调从一声到四声具体标注如下:
阴平(-)是55调,音调高而平,叫高平调。发音时由5度到5度。
阳平(/)是35调,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发音时由3度升到5度。
上声(∨)是214调,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上升到高音,叫降升调。发音时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
去声()是51调。由高音降到低音,短促有力,叫全降调。发音时由5度降到1度。
虽然有了五度标记法,但由于外国人没有实践感知,再加上汉语声调是一个相对的音高概念,所以外国学生还是很难把握每个调值(1-5)具体代表的音高,进而很难掌握四声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加之在语流中产生的各种变音、轻声等特殊的语音现象,偏误难免就发生了。
当然,不同国家的人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学习汉语产生的偏误会有差别。母语为有声调和无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他们学习汉语声调受母语影响的方式不同。
首先,母语为无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如费老师这样的人,还有英国人、韩国人、日本人(只有高低调),他们面临的声调偏误普遍主要有两类:阳平(/)和上声(∨)相混淆,以及阴平(-)和去声()相混淆。
而母语为有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他们学习汉语声调也会产生偏误,而这往往是受到母语声调的负迁移。比如泰国人和越南人,他们在发汉语的阴平和去声往往存在困难,这与他们母语本身就有的声调有关。
泰语有五个声调:中平(33),低平,降调(41),高平和升调(14)。碰到汉语的阴平(第一声,55),泰国学生往往会用泰语中的中平(33)去替代,发音时调值达不到55,我们听起来会感觉整体音高被拉低。再如汉语的去声(第四声,51),需要发音者将音调迅速由5降到1,短促有力,但是泰语中若降调音节短促,就会给人不礼貌的感觉,所以发这个音的时候泰国学生往往会把去声音节拉长。再加上受泰语中降调(41)的影响,泰国学生发去声(第四声,51)时起始音高偏低,且后面拖的过长。
越南语有六个声调:平声(44),玄声(32),问声(323),跌声(325),锐声(45,445),重声(31,331)。汉语中的阴平(55),越南留学生可以用越南语中的平声(44)去替代,故掌握的较好,除了音高偏低一些。但是汉语中的去声(第四声,51),由于越南语没有全降调,越南发生很难掌握从升到降的这样一个调型,故往往升到4就降不下来,最终发生44这样的高平调。这在我们听来好像就是,越南学生容易把汉语中的阴平(第一声,55)和去声(第四声,51)弄混了。
除了母语是否有声调这个因素以外,母语本身的语调也会影响汉语声调的学习。单个声调进入语流之后,汉语学习者还会受到母语语调的影响,比如英语的升降规律,日语的高低调配合。在这种环境下,其中的单个声调又会出现“变形“,又会产生各式各样、不可捉摸的偏误。
大致来说,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声调最普遍的两个问题就是,阳平(/)和上声(∨)相混淆,以及阴平(-)和去声()相混淆。
当然由于语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外国人会将汉语中的四个音调互混,且常发出“四不像”的音调。
上述的所有这些偏误,除了母语的影响,还可能与外国人的心理因素,以及教学情况有关。
关于心理因素,小编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其一,很多留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汉语词汇和语法后,发现声调不准也能进行大致交流,就惰于学习复杂的汉语声调。其二,有些学生对汉语的某些声调,比如短促下降的全降调或高平调不太能接受,可能是因为母语文化(泰语中发音短促显得不礼貌),男女说法方式的期待(女生用全降调声音显得太低沉)等因素的影响。
教学方面当然也有一些不足。首先,教材缺乏对声调性质和发声方法的具体阐释。外国学生由于缺乏感知经验,所以对汉语声调以及五度标调只能有个概念上的理解,发音时难免忽高忽低,找不到基调。其次,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枯燥,没有充分地利用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实践,实际操练不够,反馈也不及时等。这些在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都应该逐步进行改善。
确实,由于母语本身,以及教学方法等因素,学习汉语声调困难重重。但是最终是否能学好汉语声调学的好不好,也是得看个人的努力。像费老师这样比较较真的,经过一番努力,说不定真的可以掌握汉语声调以及声韵母。
参考文献:
池杨琴(2005),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述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 8(1):55-58。
李丹青(2011),“洋腔洋调”与对外汉语声调教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4(11):109-111。
宋益丹(2009),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策略探索,《语言教学与研究),(3): 48-53。
王安红(2006),汉语声调特征教学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3):70-7 5。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此文章是出于传播行业资讯、洞见之目的,如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chongchong@lingotek.cn,我们将及时调整处理。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