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OpenAI官网宣布:GPT-3.5 Turbo的大模型微调现已推出,后续GPT-4微调将于今年秋天推出。
OpenAI透露,未来他们也将推出微调UI,便于用户打造专属模型。
使用输入:0.012美元/1000 tokens;
使用输出:0.016 美元/1000 tokens。
OpenAI最新的举措支持定制GPT-3.5Turbo模型,从翻译行业的视角看,这意味着传统的通用性机翻模型存在的痛点,即对于“高度技术性或专业化内容”的处理,或将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险峰。
通过增加机翻数据对GPT-3.5Turbo进行微调,优化过于口语化和忠实度低的问题,并借助机翻数据中特有的领域知识,机器翻译正在改变过去“单一的通用工具”的定位,让个人拥有更灵活的专属机翻模型成为一种可能。
例如,在文化交流方面,定制机器翻译模型或可为跨文化沟通带来更多可能性。文化表达惯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差异巨大,传统机器翻译模型对于不同文化间的情感表达存在质量差异。但个性化模型可以根据特定文化的需求进行微调,以更好地捕捉文化特点和情感色彩。
而随着机器翻译的进一步崛起,两年前的一场翻译论战所反映出的问题,似乎也有了转机:
乌拉圭作家马里奥·贝内德蒂的长篇小说《休战》译成中文后,在豆瓣上引起了一场混战。一位豆瓣用户对《休战》打了两星并发布评论称:“机翻痕迹严重,糟蹋了作者的作品,还是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而译者对
“机翻”的说法进行了反驳。最终,事件以双方相继道歉收尾。
笔者并不针对事件风暴中心的“译文本身是否为机翻”在此探讨。该事件在侧面所反映出的问题,即人们对于机器翻译的态度,更引人深思。
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事实上,也涉及到了整个翻译领域的伦理和职业认可问题。
诚然,随着技术的进步,机翻能够在某些领域提供日益准确的翻译功能,但同时,正如现实生活的种种情况并非都能在书本中找到一一对应的答案,机翻也无法仅凭预先设定的程序完美处理所有文本。
但当GPT-3.5 Turbo微调功能上线,或许能够为机翻正名,也为使用机翻的译者正名的契机正在浮现。
技术进步对于机翻质量的提升作用毋庸置疑,其声誉也在变得更加响亮,这也是业界对于机翻当前的一种主流态度。
而对于译者来说,GPT-3.5 Turbo的微调功能,在进一步把机器翻译视为与人工相辅相成的工具,而非取代人的工具。
这一协作关系较之MTPE模式,更强调人工在机翻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不仅仅是机翻提供的初稿需要人工翻译的润色和修改,机翻执行的初始规则也被允许融入更多译者个人的经验和思考。
这种译者从“使用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也在消弭着传统翻译模式下,对机翻使用行为的“审视”。
GPT-3.5 Turbo的微调功能是一个启发,我们或许能够以此为契机,既实现对机翻独特优势的大众认可,也明确人工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机翻和译者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
以上内容为笔者个人观点分享,如有其他想法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探讨!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转载来源:语言桥之声
转载编辑:李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