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专家简介 王华树,翻译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智能翻译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翻译家联盟技术委员会成员,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中国科技术语》编委等。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翻译技术产学研的生态融合,在《中国翻译》《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上海翻译》以及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等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翻译搜索指南》《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研究》《计算机辅助翻译概论》《应用程序本地化》《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等十余部著作。
研究领域:翻译与本地化技术 外语教育技术 语言服务管理 随着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发展的不断深入,语言技术呈爆发式增长。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更是引发了翻译从业者们对翻译技术的诸多思考。在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的新阶段,学科交叉、学科融合与学科创新将成为培养复合型高质量人才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技术加入翻译专业教育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定位翻译技术教育?如何设计翻译技术课程?翻译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如何?
“翻译技术教学已经成为翻译教学与翻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王华树表示,翻译技术教学将在翻译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进一步加强翻译技术教学是大势所趋。
从整个社会及翻译行业来看,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核心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语言技术呈爆发式增长,语言服务行业的产业结构和翻译教育的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翻译技术教学成为时代的要求。
从学科背景来看,新文科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启动的新阶段,在新时代、新变革、新发展、新格局的大背景下,文科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近年来,翻译技术相关课程已经被列为翻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课程,成为培养跨学科、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必要手段,翻译技术正引起翻译界及翻译院校的广泛关注。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翻译技术教学已经成为翻译教学与翻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主要问题:核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仍需深入探讨
王华树认为,翻译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阔。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外相关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也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已有研究涉及翻译技术教学的诸多方面,但是未能针对核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在课程建设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设置与语言服务行业实践脱节。高校中普遍存在翻译技术教学缺失的问题,此外,各地区、各类型高校的翻译技术教学存在较大差异。
在课程内容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课程定位不够准确。目前翻译技术教学内容设计较为庞杂,课程名称与内容不符,难度失衡,且重要内容板块出现遗漏或缺失现象。
在教学实施方面,存在教学过程缺乏方针指导、对多元融合的教学方法探索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以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教学目标设置与学生能力不匹配,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此外,教学实施所需的技术实践环境未得到保障,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在教学资源方面,许多高校中翻译技术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存在师资不足、教材与实际脱节或案例不足等问题。
在教学评价方面,整体评价方式单一、不够灵活,缺乏相关依据和标准,过程性评估不足,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研究方面,翻译技术教学研究普遍面临相关研究项目不易立项、学界对翻译技术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困难。
王华树指出,根据2019、2020年发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和《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翻译技术已经成为翻译教育中的核心课程。
通过对翻译技术课程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其具备四个基本特点:技术性、实践性、职业性和互联性。技术性是指在特定技术教学环境中,学生通过翻译技术与工具,参与和改造翻译世界的技术性实践,是技术实体与翻译活动有机连接。实践性即翻译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项目案例驱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操,培养学生利用技术手段解决翻译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性即翻译技术课程应顺应产业化、流程化、智能化和协作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和准备。互联性即翻译技术课程与其他翻译类课程互相关联、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从整体上看,翻译技术课程反映了新文科背景下新技术与翻译教育相融合的发展趋势,对推动翻译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翻译技术核心课程设计原则
王华树认为,翻译技术核心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关乎教学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良好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科学原则并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
第一,对接宏观政策。课程设计应汲取《新文科建设宣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翻译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同时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和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系统规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要素,做到课程设计有章可循,课程实施有据可依。
第二,服务现实需求。课程的设置要基于国家和行业需求。如今,我国正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翻译技术核心课程应积极对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国家翻译能力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需求;语言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在新业态、新技术下催生了大规模、多语种、多模态的语言服务需求,我们应培养具备“翻译+技术”多元化能力的人才。
第三,彰显校本特色。学科发展要服从学校定位,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国家大局。各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适合院校发展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例如,设有翻译传播类或语言智能类专业和方向的院校,可以运用智能语言技术,搭建大数据、多语种外交舆情监测与分析语料库平台,为加快推动对外话语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强大技术和前沿理论支撑。
第四,设计不同层次。课程应基于翻译技术知识体系,针对不同授课对象进行层次化设计,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课程难度应具有“动态阶梯性”,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形成若干动态上升的认知台阶。同时,翻译技术教学要兼顾“道法术器”四个层面,分别对应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工具论四个方面。在技术实践中,要能做到“以器载道”“以道御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既要能够熟练使用翻译技术软件和工具,也要了解翻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懂得其规律性、理念性和价值性等核心本质,能够以技术思维方式解决翻译实践中的问题。
翻译技术课程设计:本硕分层
王华树表示,除了要考虑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还需要考虑课程体系的整体与局部、个性与共性、静态与动态的内在关系。正如之前提到的,为了避免“一刀切”的情况,课程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进行层次化设计。为了达到理想效果,通常建议学生提前选修一些基础性技术课程。
课程设计应主要面向本科和研究生这两个层次的学生。建议在本科1-2年级设置翻译技术实践初级课程,主要涉及语言服务行业概况、翻译与搜索、翻译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翻译质量控制等六个模块。研究生1-2年级开设进阶课程,主要包括翻译技术概况、语料库与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本地化与国际化、翻译术语管理、翻译项目管理和技术写作基础等八个模块。
总之,应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顺序合理安排课程。与此同时,建议课程总时长不少于32个学时,计2-3个学分,每个模块内容占2-4个学时。当然,这些模块的内容可以根据市场反馈、学生期望、技术更新等具体情况酌情调整。除此之外,当前语言服务市场业务快速发展,不断催生出新的翻译技术,单纯设置一门翻译技术课程还远远不够,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诸如人工智能概论、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翻译数据挖掘、翻译技术伦理等更多相关课程。
“翻译技术教学与传统翻译教学截然不同”
王华树表示,翻译技术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考核等方面与传统翻译教学截然不同。由于其本身具有技术化、内容新、案例新、更新快、重实操等显著特点,因此必然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他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包括课前指导、课堂讲解、翻转课堂、小组展示、教师点评、案例驱动、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小组互评、作品发布等方式。其中,“作品发布”是指鼓励学生在翻译技术传播社区、社交平台分享课程笔记,发布翻译技术视频、技术专贴及译后编辑作品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术成果思维与意识。这些教学方式可以依托现代化综合性教学实施与管理平台进行,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使用Blackboard Learn、Chamilo、ATutor、eCollege、eFront等。
翻译技术课程考核: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王华树认为,翻译技术课程实操性强、教学方法多元、课程数据来源多样,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与传统翻译课程有一定区别。由于传统测试很难评估翻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他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以下三类评估方式进行考核: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诊断性评估主要是在教学活动前或在教学活动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准备程度及技术认知水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推动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这个过程仅作为参考,学生表现不计入期末成绩。
形成性评估主要关注课堂贡献和课堂分享效果,这两部分各占期末成绩的30%。此类评估符合本课程师生共为主体、交互式传授的教学特点,是收集课程数据、发现学生问题、改善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终结性评估以期末考核为主,占期末成绩的40%。这部分可设两类测试:一类是根据翻译技术实践进行归纳总结、理论思辨或实证研究;另一类是情景化测试,通过客观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主观题考察学生在面对不同翻译工作场景、遇到各类问题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翻译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要足够灵活、足够全面,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